五代墓志词语考释
[Abstract]:Some difficult words in the epitaph of the five dynasties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related theories such as word vocabulary, lexicography and so on. It was found that these words could provide first-hand language data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and correct the shortcomings of previous interpretations. It can als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vision of large-scale lexicon. The study of epitaph lexicon is of great value and should b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academic circles.
【作者单位】: 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740141)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AHSKF09-10D81)
【分类号】:H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董志翘;《汉语大词典》阅读散记[J];语言研究;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文军;蒲松龄作品对《汉语大词典》的订补[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2 丁放,袁行霈;玉真公主考论——以其与盛唐诗坛的关系为归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胡可先;;杨氏家族与中晚唐文学生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朱慈恩;;魏晋南北朝史学接受述论[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5 刘育霞;徐传武;;道教对谢灵运及其诗文的影响[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6 魏宏利;;北朝墓志之撰人及其相关问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马格侠;李旦;;也谈唐代冥婚习俗及其原因[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宋卿;;唐代东北羁縻府州职官考[J];北方文物;2009年01期
9 邵正坤;;试论北朝上层社会女子的家庭教育[J];北方文物;2010年03期
10 王飞娜;;唐代斋郎探析[J];沧桑;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严春华;;从碑志文看中唐时期的私学与家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邵正坤;;试论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林登顺;;魏晋南北朝“墓志铭”引《诗经》篇名考[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八辑)[C];2010年
4 黄清发;;论唐人自撰墓志及其本质特征[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晓敏;;从《太平广记》看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心态[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C];2006年
6 黄楼;;唐宣宗朝地方政局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7 严耀中;;唐代墓志中“六条”源流辨析[A];唐史论丛(第十一辑)[C];2009年
8 李鸿宾;;安菩墓志铭再考——一个胡人家族入居内地的案例分析[A];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9 朱振宏;;东突厥处罗可汗与颉利可汗家族入唐后的处境及其汉化[A];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10 程义;;唐代长安城周围墓葬区的分布[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军;唐代长安、沙州、西州三地胡汉民众佛教信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崔兰琴;唐以降传统法定离婚制度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姚红;宋代东莱吕氏家族及其文献考论[D];浙江大学;2009年
4 文艳蓉;白居易生平与创作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王仁磊;魏晋南北朝家庭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陈玺;唐代诉讼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愚;试探平城时期魏碑体书法[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段锐超;东魏北齐民族关系辨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文莉;魏晋南北朝后妃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5 张秀梅;唐人养生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郝娜;唐代家庭休闲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民刚;关陇集团形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肖大平;王羲之生平、思想及其尺牍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潘高凤;唐代塔铭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孙炜冉;李谨行征战朝鲜半岛事迹考论[D];延边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聪孙;宏观概括和微观抉幽──读周荐的《词汇学问题》[J];津图学刊;2001年01期
2 王彦坤,周若虹;《后汉书》所见辞书未收词语续释[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董志翘;唐五代词语考释[J];古汉语研究;2000年01期
4 时建国;字音考释四则[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季琴;《高僧传》词语拾零[J];语言研究;2003年04期
6 ;动态[J];语文建设;1996年06期
7 范崇高;古代汉语词语杂释[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8 鲍善淳;《水经注》词语札记[J];古汉语研究;2003年02期
9 阚绪良;《齐民要术》词语札记[J];语言研究;2003年04期
10 麦子善;;“词汇”不是“词语”[J];咬文嚼字;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彭龄;;词汇的“词”、语法的“词”和修辞的“词”[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曹小云;;试论古兽医书《司牧安骥集》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语料价值[A];纪念《元亨疗马集》付梓400周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华东区第十八次中兽医科研协作与学术研讨会暨兽药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郑述谱;;结合双语词典编纂 开展词汇对比研究[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武占坤;;一部闪光、爆炸的修辞学新著——读《王希杰修辞学论集》有感[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俊翔;潘绍典;;“显性语言现象”和“潜性语言现象”[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史鹏;;漫谈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7 郑定欧;;国内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调查与反思[A];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宁忌浮;;读《洪武正韵笺》[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9 陈燕;;汉语外来词词典编纂问题初探——汉语英源外来词个案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彭君梅;;《葛洪肘后备急方》同义动词管窥[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荐 澳门理工学院教授;中国词汇学发展需明晰定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南京市文枢中学 杨娅妮;浅谈汉语新词语发布的词汇学意义[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山大;全国词汇训诂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侯晓斌;“首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在并召开[N];山西日报;2007年
5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 李宇明;发布年度新词语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年
6 中国人民大学 周士琦;从“驴马之争”看并列语素排列[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语言所 谭景春;语言所词典室不平凡的50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8 福建中医学院 彭榕华;医古文中常见成语拾萃(六)[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邓虹、程秀丽 本报记者 郭扶庚;语言学研究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N];光明日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刘潇潇;八思巴蒙文并不难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颖;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元春;唐代字样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菊芬;《广雅·释沽》初探[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丹;汉魏南北朝墓志中丧葬类词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龚穗丰;南昌话特征词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刘盛举;魏晋南北朝墓志铭用韵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孔飞燕;语词的广义修辞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裴文倩;当代社会流行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柳玉宏;论《方言》的学术价值[D];宁夏大学;2005年
8 宋U,
本文编号:2435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3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