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的方言学价值
[Abstract]:Dunhuang documents as many as tens of thousands, the content is quite rich, which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dialect materials. Using these materials, we can not only study the dialects in the northwest of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but also confirm and study the modern northwest dialects, and also solve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about dialects in the documents handed down in the same period. Since Mr. Luo Changpei, some scholars have made use of these materials to carry out their own dialect research, and have made some achievements. However, in general, people do not know enough about the value of dialects in Dunhuang documents, and there is a great gap between the achievements made and the results that should be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have not been any articles devoted to discussing the value of dialects in Dunhuang documents so far. Therefore, the discussion of this problem will have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so that people can fully understand the concrete value of Dunhuang literature dialects, and can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research ideas for scholars engaged in dialects.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兰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敦煌愿文词汇研究”(07BYY044)
【分类号】:H1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馨;;敦煌医药卷子中的记音与俗音[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都兴宙;敦煌变文韵部研究[J];敦煌学辑刊;1985年01期
3 张锡厚;敦煌诗歌考论[J];敦煌学辑刊;1989年02期
4 黑维强;;论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献的词汇研究价值[J];敦煌学辑刊;2009年04期
5 张鸿勋;;敦煌讲唱文学韵例初探[J];敦煌研究;1982年02期
6 李正宇;敦煌方音止遇二摄混同及其校勘学意义[J];敦煌研究;1986年04期
7 汪泛舟;敦煌曲子词方音习语及其他[J];敦煌研究;1987年04期
8 龙晦;《敦煌歌辞总编》校音[J];敦煌研究;1989年02期
9 孙其芳;;敦煌词中的方音释例[J];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10 孙其芳;;敦煌词中的方言释例——敦煌词校勘丛谈之二[J];社会科学;198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雷汉卿;;语文辞书收词释义漏略禅籍新义例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曾昭聪;;敦煌文献词汇研究法四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詹绪左;俞晓红;;《王昭君变文》校注商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蒋宗福;;《广韵·微韵》语词笺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阚绪良;敦煌变文中的“亦(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7 阚绪良;《世说新语》词语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刘磊;《月明和尚度柳翠》源流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阚绪良;《齐民要术》卷前《杂说》非贾氏所作新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任荣;;项羽“乌江自刎”的史学和文学上的考辩——与冯其庸先生商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庆;;敦煌文献所见梵语影响汉译佛经句式之一例[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永平;;唐代的双陆与握槊、长行考辨[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3 都兴宙;;敦煌变文楙部语音性质简论[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4 iJ幫;Q2泰松;;从《释文》引“顾野王”或“顾”论《篆隶万象名义》与原本《玉篇》之关系[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九、十合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怓亚荣;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吕蒙;汉魏六朝碑刻古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传启;敦煌歌辞语言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越川;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周傲生;《切韵》的音韵格局[D];浙江大学;2008年
9 叶娇;敦煌文献服饰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10 步连增;语言类型学视野下的汉语量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艳欣;基于语料库的汉语VP-neg-VP式反复问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成忠;敦煌变文的审美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影;敦煌文献《茶酒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潘文芳;“二十四孝”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尹志强;晋系玉石文献词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孟威;一、二、三、四等的来源、特点与演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晟;《色叶字类抄》汉字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9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员平平;“初唐四杰”诗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文宽;张淮深平定甘州忯鹘史事钩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2 袁宾;;元代杂剧里的“被……V 杀……”句型[J];长江学术;2006年01期
3 黑维强;;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中的外来词[J];敦煌学辑刊;2008年03期
4 高启安,索黛;唐五代敦煌饮食中的饼浅探──敦煌饮食文化研究之二[J];敦煌研究;1998年04期
5 施谢捷;敦煌文献语词校释丛札[J];敦煌研究;1999年04期
6 黄幼莲;闽南方言与敦煌文献研究[J];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7 张金泉;;敦煌曲子词用韵考[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8 龙晦;;唐五代西北方音与卜天寿《论语》写本[J];考古;1972年06期
9 张荫才;;吐鲁番阿斯塔那左憧a櫮钩鐾恋募讣拼氖閇J];文物;1973年10期
10 黑维强;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见"针l"考[J];西域研究;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文宽;;比《步天歌》更古老的通俗识星作品——《玄象诗》[J];文物;1990年03期
2 李进立;敦煌文献词语札记[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聂鸿音;;汉语西北方言泥来混读的早期资料[J];方言;2011年01期
4 杨发鹏;;草圣张芝其人其书再探[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黄征;敦煌文献中有浙江文化史的资料[J];浙江社会科学;1995年01期
6 李明权;《俄藏敦煌文献》第七卷介绍[J];敦煌研究;1996年04期
7 张子开;敦煌文献中的白话禅诗[J];敦煌学辑刊;2003年01期
8 ;学术信息[J];敦煌研究;2005年01期
9 于淑健;;从汉语文字学的角度看《大正藏》第八十五卷的研究价值[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林春;李金梅;;论敦煌文献中的“舞剑器”[J];敦煌学辑刊;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涌泉;;灿烂的敦煌文化——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谈谈敦煌文献的价值[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2 杨森;杨诚;;敦煌文献所见于阗玉石之东输[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3 李索;赵君;;敦煌文献《春秋经传集解》缀合四则[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4 张小孴;;试论敦煌书仪的语料价值[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5 关长龙;曾波;;敦煌韵书斯二○五五之谜[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6 冯培红;;从敦煌文献看归义军时代的吐谷浑人[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7 董志翘;;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略考[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8 李索;赵君;;敦煌文献《春秋经传集解》缀合四则[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全国首届东周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惠宏;;英藏黑水城文献Or8212/1343号脉法残片考——兼论黑水城文献与敦煌文献的互串问题[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10 马德;;从敦煌史料看唐代陇右地区的后吐蕃时代[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秘书长 柴剑虹;《敦煌经部文献合集》评介[N];光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王坤宁;中国书店藏敦煌文献展首次亮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记者 邢宇皓;百件敦煌文献期待公众修复认捐[N];光明日报;2006年
4 林世田;敦煌文献是修复,还是原样保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5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张涌泉教授;提高敦煌文献整理研究水平的当务之急[N];光明日报;2000年
6 记者 高峰 穆东 朱华颖;敦煌文献今何在?[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7 彭卫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传世文献与出土简牍中的“下妻”、“偏妻”和“中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郝春文;敦煌文献整理工程亲历记[N];北京日报;2004年
9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荣新江教授;敦煌文献整理校录琐议[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记者 粟丹;国图举办敦煌文献展览[N];中国文化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娇;敦煌文献服饰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杜朝晖;敦煌文献名物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朱大星;敦煌本《老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窦怀永;敦煌文献避讳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李强;敦煌写本《|o金》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彭邦本;先秦禅让传说新探[D];四川大学;2006年
8 许建平;敦煌经籍叙录[D];兰州大学;2006年
9 陈菊霞;敦煌翟氏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琴;英藏敦煌文献(S10-S522)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曹丽萍;敦煌文献中的唐五代祥瑞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朱俊鹏;敦煌风水类文书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高原;唐代马球运动考[D];兰州大学;2006年
5 李拜石;敦煌说唱文学与古代信息传播[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悦梅;甘州回鹘与周边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任海燕;唐代敦煌吐鲁番地区妇女生育问题试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熊崧策;汉晋敦煌士人学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9 陈涛;试探敦煌文献中的神、仙[D];兰州大学;2007年
10 许文芳;古代敦煌民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373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37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