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马来西亚槟城州华人青少年语码转换之社会表现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10 21:02
【摘要】:马来西亚槟城州当下华人青少年在语言态度上,从个体感性出发对华语较具认同感,并认同本籍贯方言较亲切及需要掌握,但方言传承意识不强;从个体及社会价值出发,相较国语更认同英语的作用。就其语码转换的社会表现分析,语言态度影响语码转换中主体语、嵌入语的选择;交谈对象因不同辈分特有的语言习惯、语言能力等背景,也影响到研究对象的语码转换特点;交谈场所的规格、正式度,及场所功能、交谈对象族裔,联合构成研究对象语码转换的影响因素;语言/方言的地位背景影响语码转换;交谈话题正式程度影响语码转换。社会应正视研究对象当下普遍的语码转换习惯,并从积极正面的角度加以引导。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attitude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the Chinese youth in the state of the current Chinese youth in the state of the city of the city of the city of the city of the city of Malaysia have the same identity with 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recognize that the local dialect is very kind and needs to be grasped, but the dialect inheritance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from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al value, the English is more recognized as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languag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performance of its code conversion, the language attitude influences the choice of the subject and the embedded language in the code conversion. And the language/ dialect status background influences the code conversion; and the formal degree of the conversation topic influences the code conversion. The society should face the present common code-changing habit of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guide it from the positive and positive angl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汉语史中心;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分类号】:H0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爱平;东南亚华裔学生语言与文化背景调查刍议[J];华侨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刘文辉;宗世海;;印度尼西亚华语区域词语初探[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李如龙;华人地区语言生活和语文政策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嘉郁;;华文教育五题[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颜春龙;海外华文传媒与华人文化认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邓享璋;闽北、闽中方言语音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淑娟;泰国华语书面语词汇变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熊英;土家语衰落趋势刍论[D];广西大学;2005年

3 梁虹;论南洋四国的中国艺术(1644-1949)[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赛英;关于印尼城市中文名称的命名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5 袁方;泰北美斯乐汉语云南方言调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丽珊;赵亮;;马来西亚槟城州华人青少年语码转换之社会表现研究[J];南洋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438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38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3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