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不懂外文的翻译奇才林纾的编译思想

发布时间:2019-03-11 10:20
【摘要】:世人皆知林纾的译才,林纾实则也是一位编辑家,且具有出色的编辑能力、丰富的编译思想。
[Abstract]:Lin is also an editor and has excellent editing ability and rich compilation thought.
【作者单位】: 皖西学院;北京金融学院;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文月娥;;副文本与翻译研究——以林译序跋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王杨;;林纾古文论的“承”与“变”[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姜荣刚;;晚清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小说观的萌蘖[J];东岳论丛;2010年04期

4 戢焕奇;张谢;;从诗无达诂看译者的主体性——以林纾的翻译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阮红梅;刘肖叶;;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解析林纾翻译特色[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文月娥;;目的论三法则与《黑奴吁天录》的翻译[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谭建香;唐述宗;;钱钟书先生“化境”说之我见[J];语言与翻译;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胜璋;林纾古文论综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峰;林纾翻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雷宇;;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下的译者主体性——《雾都孤儿》四个中译本对比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陈昕炜;;序跋之文本定位、内容配置与功能类型分析——以《葵园四种》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3 任娟娟;;从多元系统理论看林译《黑奴吁天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万涛;徐燕珍;;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钱钟书翻译思想[J];海外英语;2012年03期

5 张宇琬;;“化境”译论及其在汉英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年22期

6 苏建新;;2011年林纾研究刍议[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6期

7 蔡志全;;副文本理论及其在翻译研究中的现状述评[J];海外英语;2013年05期

8 段文汇;;严复与林纾译述思想比较研究[J];兰台世界;2013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元彪;文章学视野下的林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瑾;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庄子》的意境传递[D];重庆大学;2011年

2 陈丽静;林纾论欧阳修散文[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芳;译者的个人诗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D];江苏大学;2009年

4 王全伟;林纾《黑奴吁天录》翻译之合法性探讨[D];河南大学;2009年

5 王杨;林纾与桐城派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刘素萍;林纾古文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秦楚俣;从目的论的角度看读者定位与小说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侯艺涵;《麦田里的守望者》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操纵理论的新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王云坤;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译者中心研究:《易经》两英译本对比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10 胡乐梅;脸谱的艺术特征及其应用[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良旋;《春觉斋论文》与当代散文写作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郑海凌;钱钟书“化境说”的创新意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李昱;;梁启超晚年《庄子》研究的思想特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李锋;;开辟翻译文学研究的新领域——译本序跋研究初探[J];东方丛刊;2008年02期

5 郝岚;林纾的西方观与妇女观[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马兵;林纾的矛盾——兼谈他与“五四”文学先驱者文学观念的异同[J];东岳论丛;2003年01期

7 郑朝宗;评《林纾研究资料》兼论林纾对世界文学的贡献[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4年06期

8 曾宪辉;林译小说的地位与影响[J];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9 曾宪辉;林纾文论浅说[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10 曾宪辉;左海畸人林畏庐——《林纾诗文选注》前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章艳;清末民初小说翻译规范及译者的应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焕龙;林纾“落伍”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2 赫灵华;鲁迅序跋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3 安安;林纾《春觉斋论文》古文理论探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鹏;;林纾翻译动机再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2 梁素文;;从目的论看林纾翻译的合理性——以《黑奴吁天录》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陈素红;;探讨林纾的翻译[J];考试周刊;2009年28期

4 王东风;;林纾译《李迫大梦》片段赏析[J];中国翻译;2011年02期

5 腾国立;;翻译当中的一支奇葩——解构创译[J];鸡西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杨晓红;;从林纾的归化式翻译策略看多系统理论[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7 李家波;;从序、跋看林纾的翻译思想[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付悦;;从林纾的翻译看有意误译[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潘悦;;从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看译者的翻译目的[J];文教资料;2010年32期

10 刘明;;论成功的翻译——再读林纾、严复作品有感[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杨玲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林译的认同错位与文化调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高为;译著版本闲话[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冯骥才;文学翻译的两个传统[N];文艺报;2009年

4 朱振武;中国翻译文学:从经世致用到文化消费[N];人民日报;2010年

5 柳斌杰;在中欧文学翻译出版论坛上的致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滢莹;文学翻译应成为“文化驿马”[N];文学报;2009年

7 汪成法;文化交流的“拿来”与“送去”[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罗选民;翻译与中国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谭学纯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修辞学:“交叉学科”抑或“跨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丽华;林纾翻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郭杨;林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贺爱军;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D];苏州大学;2012年

4 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峰;林纾翻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吴中华;“视域差”和“理想解释度”视角下的林纾误译初探[D];西北大学;2012年

3 徐静怡;林纾翻译研究的释义学新解[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徐佳;《黑奴吁天录》的语言模糊美[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5 张玲;从顺应理论看林纾译作《块肉余生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李宁;改写理论视角下对林纾译本《迦茵小传》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蓥璨;新角度看林纾翻译[D];四川大学;2005年

8 王全伟;林纾《黑奴吁天录》翻译之合法性探讨[D];河南大学;2009年

9 王树杰;论林纾的文化误译在中国文学近代转型中的无意识贡献[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春燕;从操纵论的角度看林纾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38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38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