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典编纂的继承与创新——以《中国歇后语大词典》和《新华歇后语词典》为例
[Abstract]: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re the vitality of lexicon compilation as well as the vitality of dictionary compilation. Take Wen Duanzheng's Dictionary of Chinese Xiehouyu (the first edition of Shanghai Dictionary Publishing House in December 2002) and Xinhua Xiehou Dictionary (Business Press, first edition of November 2008) as examples. On this issue, the New China Dictionary of hysteria inherits some of the methods of "the Great Dictionary of hysterical words in China" and innovates the pages in setting up, explaining and opening up the "knowledge window" of "the Great Dictionary of hysteria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setting up, explaining and opening up the "knowledge window".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H16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昭聪;;论明清俗语辞书的编纂目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陈凤;;歇后语——从汉字的形、音、义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3 王海静;;刍议语料在辞书编纂中的作用及搜集方法[J];编辑之友;2011年08期
4 申慧;;当代语境中新成语特点探微[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5 周睿;;浅析动宾式惯用语的结构特点[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2期
6 赵非;;网络媒体二零零八年出现的十三个短语特点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7 柳长江;王海静;邢甜;;关于目前语文辞书市场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J];辞书研究;2008年06期
8 黄冬丽;;试谈重点语素义对语义描写的影响[J];辞书研究;2009年01期
9 曾昭聪;;明清俗语辞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辞书研究;2009年04期
10 温端政;;树立正确的辞书编纂苦乐观[J];辞书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朔彬;;创新思维在幼儿成语教育中的运用[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吴玉凤(Nareerat Watthanawelu);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曾令香;元代农书农业词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亓文香;汉语典故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吕艳辉;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手部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周琳娜;清代新词新义位发展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安志伟;现代汉语指人名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满蕾;东北方言数字词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周睿;动宾式惯用语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孙花萍;对外汉语教学的惯用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刘静;山西大同方言的实词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江亚丽;桐城谚语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许家群;目的论视角下的歇后语翻译[D];山东大学;2010年
7 傅瑜琴;《俗语典》民俗语汇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芳;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成语学习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文红;“穿着”类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曾李;“本X”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光明,檀栋,肖建华,姚勤智,袁俊芳,张军香;《忻州歇后语词典》试编样条[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沈益飞;;卧床四十载 著述八十万——歇后语大家夏光芬[J];上海教育;1994年18期
3 欧阳若修;歇后语简释(选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4 温端政;;关于“歇后语”的名称问题[J];语文研究;1980年01期
5 江羽;;打火石和歇后语[J];晋阳学刊;1981年06期
6 郑伯成;;浅谈歇后语的群众性[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7 李树玫;西宁方言中的歇后语[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8 黄少荣;;喻义类歇后语英译赏析[J];外语教学;1986年01期
9 孙洪德;歇后语与《三国演义》[J];江淮论坛;1988年01期
10 朱东礼,朱锡眉;歇后语探源[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之伟;;谈歇后语及其修辞、语法功能[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2 姚景良;;试说闽南特有的歇后语[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曾贤模;;歇后语的认知语言学初探[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魏娉婷;席晓青;;论汉语歇后语的英译策略[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5 刘禀诚;;歇后语论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晁继周;;关于汉语规范型词典收词问题的思考[A];中国辞书论集1999[C];1999年
7 陆福庆;;词典的收词问题[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8 徐祖友;;谈谈词典的附录[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9 徐庆凯;;为专题词典正名[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10 李尔钢;;词典的编排与检索[A];辞书编纂经验荟萃[C];199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震亚;邂逅“歇后语”[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马艳荣 石磊;金塔民间歇后语解读[N];酒泉日报;2011年
3 江志伟;以茶为题的歇后语[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唐宋;一本词典见证时代变迁[N];人民日报;2005年
5 洪玉华 冯威 公权 (本报记者 洪玉华 冯威);两岸合编中华大词典 共襄民族共同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6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要不要把“热词”当回事儿?[N];文汇报;2009年
7 钰添 编译;法国秋季词典市场 三大主角上演新三国演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庞可慧;“期待”不“期待”,,观众说了算[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9 记者 陈菁霞;国内首部内向型汉语学习词典近日面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记者 周翼双;众多新词进入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真;英语为源语言词典编纂中的用户友善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2 沈玮;论汉语俗语的文学图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正;基于词典排序的群体理性聚合分析[D];西南大学;2012年
4 郭冰;明清时期“水浒”接受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力;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马世兵;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创新及其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饶钢;我国教育电视台发展模式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廉高波;中国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变迁与创新[D];西北大学;2005年
10 潘国臣;保险企业创新能力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竹;隐喻视角下的歇后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凤;同喻歇后语生成机制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3 赵红艳;文化视野中的歇后语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4 刘廷果;《新华歇后语词典》中歇后语语义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管清亮;《红楼梦》中歇后语运用的顺应论阐释[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宋佳;人物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张苏亚;动物型歇后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任娅妮;汉语歇后语的语境顺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周慧;歇后语的预设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10 李媛媛;浅析《红楼梦》中歇后语的维译技巧[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45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4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