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篇分析视角探析《博雅汉语》(飞翔篇)课文语篇
发布时间:2019-04-01 07:30
【摘要】:本文主要从语篇分析角度对《博雅汉语》(飞翔篇)Ⅰ、Ⅱ、Ⅲ册课文语篇进行探讨。全文加上绪论和结语,一共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首先对本文所借鉴运用的语篇分析相关理论做简要介绍;其次,总结《博雅汉语》(飞翔篇)本身特点及其现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后对本文体例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对《博雅汉语》(飞翔篇)课文语篇的层次结构进行分析。该部分分别从宏观层次结构和微观层次结构进行探讨。文中运用叙事结构对记述性课文语篇进行宏观层次结构的分析,总结出在该类课文语篇中点题、指向、进展、结局四部分必不可少。运用论证结构探讨论述性课文语篇的宏观层次结构,总结出段内论证结构和段间论证结构等两种宏观层次结构。在微观层次结构方面,首先对语篇段落分布特点进行探讨。三册教材中课文语篇的段落数量的差距逐渐缩小,同时在论述性课文语篇中平均每段字数要多于记述性课文语篇。其次进行主题与段落第一句关系的讨论,总结得出28篇课文语篇基本可以做到通过每段第一句了解整篇课文的主题。 第三部分对《博雅汉语》(飞翔篇)课文语篇的推进结构进行探讨。借鉴运用主述推进模式、主位推进模式和启承结构推进模式,进而总结出该套教材在推进结构上的一些特点。在语篇整体内容的推进中,主要呈现顺承型主述推进和并列型主述推进两种模式。在对课文语篇作进一步推进结构分析中,主位推进模式的运用主要是平行型。在启承结构推进模式的分析中,总结出该套教材首先主要运用问号、冒号、破折号三种启后标点和简单、顺序搭配等有标记性启后的方式。其次,则运用解释关系、背景关系、原因关系、总结关系等四种无标记性启后方式。 第四部分对《博雅汉语》(飞翔篇)课文语篇中的衔接手段进行探讨。在该套教材中照应手段是使用最多的语法衔接手段;词汇的复现和表示转折、因果等关系的逻辑关系词则是使用较多的词汇衔接手段。 第五部分结语。将对全文做出总结。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ext texts in books 鈪,
本文编号:2451362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ext texts in books 鈪,
本文编号:2451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51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