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歇后语的认知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3 14:06
【摘要】: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歇后语诙谐形象,作为交流思想的固定语言材料,和成语、谚语、惯用语等固定语一样,是中华语言的活化石。回顾以前对歇后语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涉及歇后语的起源、命名、性质、构成、分类、修辞功能、、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关系、后半部分的构成、语篇中的应用、词典编纂和规范化。但是这些关于歇后语的研究忽略了歇后语的语义核心。8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传入中国,一些学者开始基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歇后语。主要表现在:一些学者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来阐释所有歇后语的意义构建。然而,这些认知语言学理论只能部分地解释歇后语的意义构建,很少有人关注歇后语歇后的内部原因。鉴于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认知隐喻和转喻角度,通过分析歇后语内部的认知机制,来剖析歇后语歇后和不歇后的认知成因。本论文从语料库中按照等距的原则找出一些歇后语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一,歇后语作为汉语熟语特有的一种固定语,处处体现着人民群众的隐喻和转喻思维方式。二,歇后语的认知基础是人的身体、物理和文化体验,符合认知语言学“心智体验性”这一原理。三,转喻思维和隐喻思维同样重要。四,歇后语歇后与否和歇后语产生的认知隐喻机制、认知转喻机制关系密切。基于隐喻歇后的歇后语有四种情况:(1)是歇后语结构方面的隐喻机制,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或生活场景:(2)是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想象的场景或事物;(3)是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扮演映射的角色;(4)歇后语前半部分是源域,目标域在语料中。基于转喻歇后的歇后语,其源域包含目标域,而转喻不歇后的歇后语则不具备源域包含目标域这一特性。隐喻不歇后语的歇后语由目标域和源域的映射是否完整来决定。五、本文不同意“歇后语因为常用和避免上下文的重复才歇后”的观点。本文从实际的语料出发,认为歇后语的歇后是由其内在的认知隐喻机制和认知转喻机制控制,从而也解释了诸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这些常用的歇后语不歇后或者歇后的频率很低的原因。这些发现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歇后语的体验基础、意义建构的本质、歇后语歇后和不歇后的认知隐喻、认知转喻机制,加深了我们对歇后语的理解。同时,对歇后语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不同认知机制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对歇后语“名”与“实’的讨论给出了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由于笔者的知识面和本论文的篇幅,文章许多地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此研究为契机,笔者发现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歇后语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研究空间。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歇后语在交际中歇后的认知机制,用语音隐喻理论研究谐音歇后语是否合适,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歇后语进行更多的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书武;《隐喻与象似性》简介[J];国外语言学;1995年03期

2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年01期

3 王静;;认知语境与隐喻意义建构[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林元龙;;认知语用视角下的汉语双关解读机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匡露;;隐喻的生成和理解对认知语境的依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王文菁;;认知语境与隐喻理解[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10年03期

7 宁翠兰;从身体隐喻看语言中的“体验哲学”[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8 蒋向勇;邵娟萍;;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读——基于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邹春玲;成晓光;;歇后语的心理模型分析[J];外语研究;2009年03期

10 蓝纯;郑霞;;宋词与当代流行歌曲中的爱情认知模式[J];外语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勤玲;幽默言语的认知语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艳红;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高竹;隐喻视角下的歇后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63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63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1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