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国际推广的意义和策略

发布时间:2019-05-17 17:46
【摘要】: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汉语国际推广作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具有传播中华文化的优势和推广"和谐"理念的有利条件。我国应采取各种策略加强汉语国际推广,通过构建和谐的语言文化生活、加速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整合社会及海外各界的力量,实现中国语言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为促进和谐世界的构建作出应有的贡献。
[Abstract]: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 of culture. As the cause of the country and nation,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popularizing the concept of "harmony". China should adopt various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Chinese, build a harmonious language and cultural life, accelerate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teachers, develop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and integrate the strength of society and overseas circles. To realize the popular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he world, and to make due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world.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文学院;
【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中语用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3C083) 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汉语国际教育中语用教学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JA11173S) 集美大学社会科学预研基金项目《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研究——以初级口语为例》(项目编号:Q20120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婧;;对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若干思考[J];考试周刊;2008年28期

2 李莎;;发展国际汉语教育 推动和谐世界建设[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张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于娟;;海外中文教育中因材施教与汉文化知识运用问题浅谈[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劳凌玲;;从日常词汇看中阿文化特色[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6 高黎;;对比大学英语与对外汉语 看大学英语发展方向[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5期

7 王达三;;拯救汉语汉字迫在眉睫[J];华人世界;2007年08期

8 周向东;;进口商标翻译的文化透视[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9 谭素琴;;近代翻译对中国文化现代性生成的影响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赵永梅;;浅谈翻译工作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永昌;;翻译,,要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陆永昌;;礼仪之邦为何被妖魔化——文化战略与翻译进程思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3 于晓鹏;;春风雅言[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4 ;戴逸先生论吟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5 彭泽润;;不能把胡乱解释文字的游戏当做科学[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何红艳;;汉译佛典与杜诗语汇[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7 张友琴;;On Differences between“East”and“West”[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曾田力;;大自然中的“吟”与“诵”[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9 王景丹;;谈中西文化对话中的民族文化立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连真然;;向百科词典类编者进一言——中国内容的条目应附外文[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冠仕;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发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倪蔚薇;锡城外教热衷中国文化[N];无锡日报;2008年

3 白洁 侯雪静;提高翻译水平,消除“文化赤字”[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4 本报驻京记者  邓的荣 孙佳华;当孔子再度周游列国……[N];解放日报;2006年

5 主讲人 王蒙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全国政协常委;汉字与中国文化(一)[N];中国社会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郭扶庚邋本报通讯员 潘聪平;汉语让我们触摸中国[N];光明日报;2007年

7 白洁邋侯雪静;翻译成中国文化输出瓶颈[N];文学报;2007年

8 记者  杨娟 付尧 实习生 顾玮懿;“洋苏州”引发汉语热[N];苏州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夏可;中国须冷静面对全球中文热[N];文学报;2006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徐中玉;《论语》和中国文化[N];解放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平;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宋海云;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王英鹏;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翻译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方欣欣;语言接触问题三段两合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茜;中国文化内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D];重庆大学;2007年

2 胡菊花;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看中国文化的输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曾珠璇;翻译与中国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欣逸(DONRUETHAI KHEMSAKSITH);泰国艺术大学中国文化教学现状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YOO MIYEON(柳美娟);面向韩国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影像课设计[D];山东大学;2012年

6 武卓;汉语成语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精神[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李祥;汉语国际推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陈曦;关于汉语国际推广在法国中学实施的思考[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何修竹;英国语言推广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安熙贞;韩国高中汉语课程中文化内容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79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79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9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