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应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构建—生态翻译学路径

发布时间:2019-05-24 20:5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社会信息化的加速,社会对各类翻译的需求不断增加,翻译实践日益多样化,翻译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应用翻译实践逐渐成为主流。同时,现代翻译研究也大大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的文学翻译研究领域,日益重视应用翻译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应用翻译,又称实用翻译,是指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应用型翻译。它特别区别于传达较强情感意义或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应用翻译几乎包括除文学作品和纯理论文本以外的所有文本的翻译,包括新闻翻译、科技翻译、法律翻译、经贸翻译、广告翻译、旅游翻译、时政翻译、公示语翻译、说明书翻译等。 近十年来,国内应用翻译研究发展迅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主要集中于翻译理论探讨、语言特点和译技探讨以及翻译批评。在应用翻译批评方面,,许多学者和专家都做了大量研究和探讨,对一些误译问题进行了深刻全面的评析。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应用翻译研究仅仅停留在一些误译的探讨和评论,缺乏对翻译质量系统的研究,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构建方面尤其欠缺。 生态翻译学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它是在翻译研究由文化转向生态过程中产生的新研究范式,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生态翻译学对翻译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做出了新的描述和阐释。在生态翻译学框架下,译评的标准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所谓整合适应选择度是指译者在产生译文时,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适应和继而依此、并照顾到其它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适应性选择程度的总和。译文的多维度适应和适应选择的程度越高,即整合适应选择度越高,翻译质量就越高。 本文引入生态翻译学来探讨应用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然后以整合适应选择度为评估标准,借鉴应用翻译和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读者接受等维度设置了不同评估参数,构建了一个应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最后,将该模式应用于各类应用文本的翻译质量评估的实践中,以验证该模式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本椿;漫谈汉英实用翻译[J];福建外语;1997年01期

2 徐盛桓;译文质量评估的数学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3 司显柱;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兼评《孔乙己》英译本的翻译质量[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穆雷;模糊数学评价译文的再探讨[J];中国科技翻译;1992年04期

5 黄德先;民航陆空通话英语的特点与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年04期

6 杨芳;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商务合同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1期

7 韩子满;应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4期

8 司显柱;论科技英译文本质量评估模式[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4期

9 陈建平;;国内应用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武光军;;当代中西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进展、元评估及发展方向[J];外语研究;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485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85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f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