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合二章》谈西藏早期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
【分类号】:H2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芳怡;;谈谈“语义翻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2 李茂林;;从读者角度看广告翻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3 李谧;许渊冲的诗译“三美”说[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刘丹;《德伯家的苔丝》之张谷若中译本与中国民族文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徐朝友;重视翻译教材编写的质量——从《英译汉技巧新编》谈起[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陈婧;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分析与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黄文英;;互文性与翻译教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何恩;;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英文)[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年01期
9 李特夫;中国译学标准的回顾与反思[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魏家海;解构主义与翻译文学的文化误读[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宋海云;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郦青;李清照词英译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利元;论语境化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何绍斌;越界与想象[D];复旦大学;2006年
10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纪元;中英文广告翻译的功能派理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2 刘卫东;广告翻译的基本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孙昂;关联理论与翻译[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叶常青;析评《红楼梦》中“笑道”的翻译[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春玉;意义·风格·功能[D];四川大学;2002年
6 顾芙蓉;《理智与情感》两种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7 费国萍;符号学在翻译领域的历史性扩展[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丽;苏曼殊译作的多维度描述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9 王建国;原交际忠实翻译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10 陈怡华;有目的地翻译——以目的论为指导的中医文献英语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索朗旺姆;;从《语合二章》谈西藏早期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2485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48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