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A了去了”格式及相关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19 17:37
【摘要】:“A了去了”是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后起的述补结构。从目前使用来看,尚不广泛,但正在逐步发展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由于它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特殊性,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描写和解释。所以,我们试着从多角度对“A了去了”进行分析和考察,以期能对该格式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 第二章主要从共时层面着手,结合“A了去了”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使用情况,分析其句法、语义、语用属性。“A了去了”格式一般用在句末,常作谓语、补语;典型的语义为程度义,,同时也具有比较义;基于语义上的属性,可得知其表达的是主观量,并对预期信息量有突显的作用。 第三章运用构式理论对“A了去了”进行分析,首先对形容词、“了”等构件进行分析,然后对其构式义进行总结。继而运用语法化理论、认知语言学理论等,试着厘清其来源。 第四章将“A了去了”和“A极了”进行比较。首先是共时层面的比较,主要是从对形容词的选择、句法分布以及语用功能等角度着手。接着,从历时角度,分析“去”、“极”的句法、语义属性的差异,进而探讨其差异性存在的原因。 第五章主要从方言的角度来论述。先对“去”在方言中的用法作简单的归纳,然后重点论述“去”置于形容词之后表示程度高的用法。该用法在方言中的使用较为广泛,不仅限于“A了去了”这样固定形式,其表现形式较为自由、灵活。并且,我们也发现方言和方言、普通话和方言在该格式的用法上还存在着不同。 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概括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Abstract]:"A has gone" is the complement structure from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Chinese Putonghua.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urrent use, it is not extensive, but it is gradually developing and being accep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ity in syntax,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so on,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it. Therefore, we try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A has gone" from many angles, in order to have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selection, the research status, the main problems,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source of corpus and so 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starts from the synchronic level, combined with the use of "A" in modern Chinese Putonghua, analyzes its syntactic, semantic and pragmatic attributes. "A has gone" format is generally used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often used as predicate, complement; the typical semantics is degree meaning, but also has a comparative meaning; based on the semantic attribute, we can know that it expresses the subjective quantity and plays a prominent role in the expected amount of inform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construction theory is used to analyze "A has gone". First, the adjectives, "have" and other components a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is summarized. Then, using grammaticalization theory,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y and so on, try to clarify its source. The fourth chapter compares "A went" with "A Super". The first is the comparison at the synchronic level,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jective selection, syntactic distribution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Then, from the diachronic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syntax and semantic attributes of "go" and "pol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lect.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usage of "go" in dialect, and then focuses on the use of "go" after adjectives. This usage is widely used in dialects, not only in the fixed form of "A gone", but also in its free and flexible form of expression. Moreover, we also find that dialects and dialects, Putonghua and dialects are still different in the use of this format.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part, mainly summariz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aper, and summarizes the possibl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妮;;“把”字句中形容词补语的语义指向[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0年10期

2 陈刚岭;关于《现代汉语语法》之异言[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汉文版);1997年02期

3 刘松汉;形容词作状语、补语情况再考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4 夏秀峰;法语形容词补语漫谈(一)[J];法语学习;1998年02期

5 黄国文,肖俊洪;论英语形容词补语从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6期

6 袁海霞;根据“V个A”格式质疑程度宾语[J];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陈仕彬;;国际金融英汉对译技巧[J];国际金融;2002年03期

8 张渊钊;;古汉语句子中宾语与补语的辨别[J];现代中医药;1989年03期

9 陈仕彬;;国际金融英汉对译技巧[J];国际金融;2003年12期

10 张文华;“站满了这么多人”不妥[J];汉语学习;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一瓴;陈群秀;;现代汉语述语形容词机器词典的研究与实现[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易绵竹;姚爱钢;刘万义;;从计算语义学角度看俄语形容词的语义分类问题[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3 章新传;;余江话的“里”尾[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晓幸;;略论法语形容词与名词的位置问题[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4年

5 王宁;苑春法;黄昌宁;;汉语名词和形容词的聚类算法研究[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李敏;;形容词与否定副词“不”组合的语义、句法制约[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7 张成明;;名词、动词、形容词之辨析[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8 许小星;亢世勇;;补语语义指向的制约因素[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9 朱纪明;;俄语静词类型的不定人称句浅析[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10 谭景春;;关于由名词转变成的形容词的释义问题[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莉 潘永花 王昱虹 张群英 荣钰;安全:从名词到形容词[N];网络世界;2004年

2 靖江季市中学 李银;高考作文语言如何出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江苏 尔东;电子大国与电子强国的区别[N];电子报;2006年

4 楼金;和谐与趋衡[N];经理日报;2006年

5 ;从形容词到名词,从具名到匿名 [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6 李国华;也说“楼××”类ABB式新词[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7 吕俊;四个形容词[N];上海金融报;2004年

8 康丽丽;ABB式形容词初探[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9 小岩;为中国的大学加形容词(下)[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10 朱文献;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雯;类型学视角下西语形容词在名词短语中的位置及其与汉语形容词定语的比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蔡丽;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D];暨南大学;2010年

3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朱文文;现代汉语形容词状补语序选择机制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陈永莉;汉语动词与相关句法成分的语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李晓东;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罗思明;英汉动结式的认知功能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景霓;毛南语动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刘振平;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丽;汉语补语的英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丹凤;《洛阳伽蓝记》述补结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夏艳;汉英补语对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任艳丽;“把”字句中的补语、时态助词及其完句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艳丽;《尚书·周书》十四篇主谓句句型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高晓;《三遂平妖传》述补结构浅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马恕凤;状语“更”与补语共现的制约机制考察[D];暨南大学;2007年

8 王嫱;“透”和“通”作补语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赵丽娟;黑龙江方言附加式形容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浩瑜;《红楼梦》述补结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02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02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8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