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人本观视野下的认知符号学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itance and criticism betw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tructuralism and 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on school, criticizes the objective philosophical stand of the latter two linguistic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tial humanism advocated by postmodern philosophy, and reexamines the exact meaning of "social" used by Saussure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t and what is often said in academic circles as "sociality". The author also tries to apply the core principl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ality-cognition-language", to cognitive semiotics,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analysis method of "monism, cognition and resemblance" based on "experiential humanism".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
【分类号】:H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寅;;主客主多重互动理解[J];哲学动态;2009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对翻译主客观性的解释力——一项基于古诗《枫桥夜泊》40篇英语译文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3期
2 王寅;体验哲学:一种新的哲学理论[J];哲学动态;200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2 杜鹃;;影响词汇提取和组织的认知探索[J];外语学刊;2009年05期
3 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2期
4 王寅;认知语言学与两代认知科学[J];外语学刊;2002年01期
5 刘大伟;许婷;;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观——体验哲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6 白琳琳;;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身体隐喻[J];考试周刊;2010年47期
7 王寅;再论语言的体验性——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02期
8 楚行军;;后现代真理观的新面孔[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段钨金;;体验哲学对原型范畴构建和原型意义扩展的解释[J];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06期
10 王寅;;《易经》与认知语言学:语言体验观比较——四论语言的体验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寅;;四论语言的体验性——《易经》与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对比初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楚行军;;体验哲学的后现代性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分组讨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田英;;浅谈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翻译能力培养[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日程安排[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郅友昌;张晓燕;;俄罗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姜志芳;;从一词多义现象看认知语言学对意义的构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王寅;;汉语“动名构造”与英语“VN构造”的对比——一项基于语料库“吃-名/eat-N构造”的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晶 山西财经大学;我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2 张茧;语言学家来湘论道[N];湖南日报;2007年
3 吴明华;认知语言学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唐双宁;学习借鉴《核心原则》 进一步提高银行监管水平(《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专题之一)[N];国际金融报;2004年
5 记者 左永刚;国际银行监管新标准亮相[N];财会信报;2006年
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唐双宁;学习借鉴《核心原则》进一步提高银行监管水平[N];金融时报;2004年
7 薛莉;银行业监管存在诸多不足[N];市场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妮娜;新版《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颁布[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本版编辑 沈家煊 傅小兰 蔡曙山;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孙轲;存款保险敲定核心原则[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薇;名词动用的认知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王磊;圣经寓言故事的认知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刘宇红;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指称解读:限定名词词组的外指与前指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钟书能;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名词化习得的认知语言学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5 蔡言胜;《世说新语》方位词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王仁强;认知视角的汉英词典词类标注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7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高文成;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英汉存在句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王松鹤;隐喻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李康;英语运动动词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加宏;通感隐喻的认知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2 何小燕;从认知角度看翻译的主体间性[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3 辛燕;通感的认知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4 余平;意象图式与唐诗绝句语篇的视点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5 何俊平;译者的心路历程[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江秋丽;空间的认知—词汇模式在非正式政治语篇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7 吴立莉;论认知取向的翻译和翻译教学[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董莹莹;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徐志摩和叶芝诗作中的爱情隐喻的比较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池哲梅;日语移动动词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李妍琰;从认知语言学看经济新闻英译本中的冗余现象[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12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1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