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预科生汉语学习倦怠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3 22:13
【摘要】: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研究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喀什师范学院是一所民汉合校,我院预科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的山区、牧区。与新疆其他各高校相比在生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思想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学生的汉语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距。正因为如此,我院预科生形成了具有其本民族特点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他们特殊的心理和文化特征使他们在预科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直接影响其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关系到今后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少数民族预科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其特殊的心理和文化特征,面对与以往生活、文化差异都相当大的情境,面对陌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会产生比汉族学生更为强烈的不适应感,导致其在大学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现象,学习倦怠问题就是其中较为凸显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纪律松散、态度涣散、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效率低下、自控能力差,严重者还感到学习无趣,生活乏味,厌倦学校生活,逃学,甚至最后放弃学业等等。因此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习倦怠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目前很多专家、学者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进行了不少科学的研究,探讨学习倦怠的表现、影响,以及倦怠产生的根源和调整对策,然而遗憾的是,对新疆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习倦怠问题研究者还寥寥无几,鉴于此,笔者想尝试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研究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倦怠问题,在此方面进行一些实证研究。这在一定意义上不仅可以丰富双语教育研究的内容,也为多视角研究双语教育教学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依据。本研究立足于个案调查,以少数民族预科生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预科生“汉语学习倦怠”现状,采用问卷法,辅以个人访谈、观察法等方法,对我院2010级预科学生进行调查,自行编制《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倦怠问卷》作为本研究的基础。问卷编制分两个阶段,先用开放式问卷了解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现状和影响因素,结合已有的研究确定问卷的结构和框架,形成问卷,然后对预科学生分性别、分层次、分级别、分专业进行问卷测试,并对测试获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抽取出预科生学习倦怠中存在的共同现象和共同影响因素,本论文从我院预科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着重从学校、家庭与个体因素三个方面入手,对我院预科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寻与分析,然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最后针对预科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缓解预科生学习倦怠的策略。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少数民族预科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2)中级班和基础班、中级班和初级班在倦怠总分、情绪低落和成就感方面差异比较显著,初级班和基础班也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著,其中基础班倦怠现象最为严重。(3)男生的倦怠程度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在情绪低落维度上的倦怠程度要比女生高得多;男生在成就感低维度上也高于女生;而在行为不当维度上男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4)体育艺术专业的学生倦怠程度最高,其次是文科和理科专业。(5)学生层次在学习倦怠总分和各维度上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喀什师范学院2010级少数民族预科生中有66.47%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因为这种倦怠现象作为一种不良的学习风气,很可能在学校和班级中蔓延,这是一种消极的学习态度,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会导致厌学等一系列恶性循环,无论是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宏观发展都有巨大的危害性。因此要及时了解和探寻引发其学习倦怠的因素并针对问题采取积极的缓解策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这样不仅能为学生科学地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为预科汉语教学理清思路,对症下药,对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汉语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明霞;;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焦虑状况调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5期

2 郭新爱;;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听力社会和情感策略分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闫丽萍;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学习课程、课时、教材问题调查分析[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刘丹青;从汉语特有词类问题看语法的宏观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5 ;深切缅怀本刊顾问张志公先生[J];汉语学习;1997年04期

6 张玉苹;;方言对高校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7期

7 杨意烁;博拉提·苏尔坦江;;第二课堂活动对促进少数民族预科生汉语学习的几点思考[J];科学之友;2010年10期

8 陈莉;;论传教士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作用[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9 张寿康;献给《汉语学习》的几点想法[J];汉语学习;1980年04期

10 ;本刊同上海部分青年作者座谈纪要[J];汉语学习;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俭明;;汉语与世界[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广瑜;;当前汉语国际化的机遇、挑战及对策[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3 余瑾;;汉语国际推广若干问题思考[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4 王建勤;;汉语国际传播标准的学术竞争力与战略规划[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李尚凯;;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汉语学习心态[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胡雯洁;;西北地区预科生的压力源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魏向清;;外向型汉英词典编纂的文化传播及其原则初探[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8 张茹;韩纪庆;;基于DTW算法的自动发音错误检测[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郭宏;;韩国学生汉语学习中语音偏误例析[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闻亭;;华裔与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对待目的语群体态度及习得动机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骆峰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需求: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驻湖南记者 李洁;“汉语桥”传递中国文化梦想[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菲;逾70国10万学生踊跃参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采访者 王东 商报记者;汉语国际推广的“短板”短在哪里?[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5 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汉语:柏林国际语言展上的“主宾语言”[N];光明日报;2010年

6 记者 丁大伟;西班牙汉语年圆满结束[N];人民日报;2011年

7 王雯;韩国汉语学习图书市场升温[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8 黑龙江大学 江宇冰;全球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华文化传播[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双落;汉语,别在自己的故乡走失[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柴葳;多元文化融合催生全球汉语热[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浩宇;晚清来华西方人汉语学习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WAI WAI THI (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YAP TENG TENG(叶婷婷);马来西亚高校汉语作为二语教学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蔡凤珍;L2(汉语)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L3(英语)习得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辛宏伟;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金鑫;汉语的内隐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卉紫;预科生汉语学习倦怠分析及对策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2年

2 金恩京;关于提高韩国高中生汉语交际能力方法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美玉;从若干汉语文化词语看文化因素对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4 王克然;非目的语环境中有效课外汉语学习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姚怡如;汉语学习策略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Kaynar Omer Faruk(欧曼尔);土耳其学生在双语迁移下的汉语习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施仁娟;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状况、成因和应付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阮氏黎心;汉—越语“有”字存在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孟伟;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及与成绩间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红蕴;从隐性课程的视角看师生关系及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14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14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e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