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的认知机制和过程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更可表述为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程琪龙2010b:1-6)。概念框架定义为具有操作整体效应的,内部连贯的经验知识(程琪龙2009: 10-19),其中包括许多相关概念语义按常规关系的连接。从心理或生理连通关系的角度出发,概念框架表述的是一种具有操作潜能的认知机制。从心理或生理激活通达的操作角度出发,作为认知机制的框架可以激活不同的通路,来处理不同的输入,并输出不同的信号。在操作过程中,输入一般激活概念框架中相应的语义,这些激活的语义进一步激励整个框架,使其处于很容易激活的半激活状态(即通路权值有所提高),使整个框架具备了操作整体效应。这样的半激活框架可以进一步为各种语用推理提供基础。再以chicken stick为例。概念“鸡腿”和“顾客”之间自然没有高权值的直接连通关系,但在餐饮事件框架中,“顾客”可以激活。餐饮事件框架的参与者至少有顾客、食品(或饮品)、服务员等;其中要求服务的是顾客,提供服务的是服务员;服务活动主要包括顾客向服务员请求获得食品,服务员向顾客提供所需食品(见图1)。
文内图片:
图片说明: 间的认知过程。如此转喻也称高层级转喻,其中包括述谓(或断言)转喻以及言语行为转喻。激活选择性也可以较好地解释语用转喻。请看以下例句:(9)What are you doing in hergown?(10)What are you doing inmy office?两句用的是疑问句形式,一般疑问句式通常表示生疑而问,但以上两例却可表达否定语义;前句表示“你不该穿着她的睡裙”,后句表示“你不该在我办公室”。那么疑问句形式又如何激活否定概念语义呢?就人们的经验知识而言,疑惑既可导致设问,也可导致否定。疑惑和设问以及否定的通达关系可以举例说明如下。如果我们要找一个译员,在不知道申请者能不能胜任的情况下,我一般会做两件事:或直接问申请者能否胜任(生疑而问),或不考虑申请人的申请(生疑而否定)。可见,“疑问”和“否定”之间有一定程度的连通性。当然,在常规言语处理中,疑问句的常规概念语义都是因疑而设问。既然我们的认知机制中有如此连通关系,在话语者对设问内容不感兴趣的前提下“设问”被阻止,而连通性略差的“否定”被激活(见图2)。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H05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琪龙;;致使对象角色的选择和操作[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琪龙;;转喻种种[J];外语教学;2010年03期
2 洪珊瑚;;论转喻与隐喻的互动关系[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7年12期
3 谢丽芝;;汉语四字成语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J];语文学刊;2011年01期
4 王学文;;隐喻、转喻认知机制与词类的偏移[J];语文学刊;2008年22期
5 冀文珍;;认知语言学“心”解阳明心学[J];青年文学家;2010年03期
6 王朝阳;;隐喻与转喻的对比研究[J];作家;2011年02期
7 刘世理;燕芳;;“X领”词族的认知机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李尧;李葆嘉;;物色词的演化轨迹及其认知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7期
9 程琪龙;;转喻的认知机制和过程[J];外语教学;2011年03期
10 许瑞娟;;论现代汉语VO结构的转喻认知机制[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韧;;转喻的构式化表征[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陈君均;;转喻与话语分析的语用机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洁红;;论转喻和隐喻在前指替代中的差异[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齐振海;晋小涵;;再论“心”词语的认知阐释[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董秀芳;;领属转喻与汉语的句法和语篇[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6 魏在江;;语篇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陈道明;;借代与转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高蕊;;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尚新;;从英汉语对比角度谈体的中立化理论构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朱一凡;;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现代汉语外来词语法化研究——以“客”为个案探讨外来词中存在的语法化现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龚丹韵;网络语言何以大行其道[N];解放日报;2010年
2 李晶 山西财经大学;我所理解的认知语言学[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莉;转喻与话语的符号—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勇忠;语言转喻的认知阐释[D];复旦大学;2004年
3 王霜梅;汉语定中结构的认知隐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启强;英汉构词法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江晓红;转喻的认知语用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6 张洪芹;动态词义识解论[D];河南大学;2007年
7 尉万传;幽默言语的多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金美顺;空间形容词“深”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王冬梅;现代汉语动名互转的认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闵星雅;助动词“能”和“会”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群;“手”隐喻的认知性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2 姜秀明;汉语服饰成语的转喻和隐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仙姬;汉韩五官惯用语认知对比[D];延边大学;2010年
4 邓敏;论转喻的运作机制[D];重庆大学;2008年
5 常亮;词义引申的认知机制及其对英语词典编纂的启示[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邢承设;从关联理论角度研究转喻的语用功能[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7 魏丽;偏义复词的功能与认知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彦娟;转喻理解的认知基础[D];河北大学;2005年
9 王笑菊;转喻的认知语用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洪振斌;语篇连贯的转喻视角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14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14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