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

发布时间:2019-07-21 10:08
【摘要】:近年来汉语界对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本位"理论出现不少评述。本文在简单回顾"本位"概念出现的历史和界定之后,对"本位"的理解和对有关理论模式的评估提出以下观点:要明确讨论的基础是句法学、语法学,还是语言学或广义语法学;对语言"本位"的不同理解和选择也是当代西方语言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一;从中西方语法研究中有关"本位"的讨论可以发现"本位"是语法研究中对切入点的选择;"本位"研究已从句法范畴向广义语法学发展;对"本位"的讨论不仅是汉语语言学的命题,也是普通语言学的命题;从层级式知识结构和水平式知识结构的关系讨论"本位"研究的积极意义。
【图文】:
图简单表示[5:35]:
y由此可以看到绝对意义的“本位”在语法分析中是不可能的,如上述词组的结构离开冠词、形容词和名词等词类单位便难以描写。语言中各种单位是互以为存的。这就是史有为[10]的关系说,原话为:“一个本位的建立需要满足两个要素:单位;关系。”再从最晚近的构式语法来看,所谓构式包括各种结构成分,是形式和常规意义的结合。形式不仅包括句法,也包括语音方面,如音韵和语调。常规意义,即内容,包括语义和语用意义。前者由认知语义学的概念结构组成,如图象图式、框架、概念隐喻、概
图示方法的缺陷是未能清楚地表
(horizontal)。层级式知识结构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操作,陈述的概括面大;水平式知识结构使用特定的语言,以特定的标准讨论特定的问题。他用以下二图分别示意,左侧的三角为层级性的,右侧是水平式知识结构中各种具体的理论模式: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
【分类号】:H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徐通锵;“字本位”和语言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06期

2 周国光;汉语语法本位学说论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曹翔;汉语语法变换分析的探源研究[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3 亓华;日本留学生汉语语段表达中母语“た”的特殊迁移现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曹兰萍;语文词典百科词的释义例说[J];辞书研究;2004年06期

5 王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得失刍议[J];东方论坛;2006年03期

6 张平华;;权利冲突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李绍群;近百年现代汉语修饰语研究综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仇伟;试论英语中的相互动词[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2期

9 张高远;"名物化":一桩旷日持久的语坛"公案"[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10 杜颖,易继明;中国物权法草案的修改意见:物权定义[J];法学;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坤坤;曾东京;;从《汉语熟语英译词典》看汉英熟语词典的编纂[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姬云鹏;刘裕昆;王宁川;;《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译文商榷举隅[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治安;周忠杰;;词典封面广告语篇研究:一种评价视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彭静;;语境,牵制和影响语义的一个重要因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贞;;名词化与语法隐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苏妮娜;;英语学术语篇中的情态手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8 彭菲;;学术论文提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郑建萍;;从系统功能语法看布什每周电台演讲主位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刘云洲;;从功能语法的角度看一首词的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尚新;语法体的内部对立与中立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蒋华;现代汉语“这/那”类指示代词的多维度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甘瑞瑗;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以韩国为例[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范莉;儿童和成人语法中的否定和否定辖域[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曹道根;现代汉语被动式原则与参数模型[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文轩;论生物安全国际法的基本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周丽颖;名词与量词关系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3 林长真;双关语英汉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庆文;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的句法语义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5 曾丹;《水浒全传》被动句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王静;《荀子》介词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7 杜宝莲;反问的否定功能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8 刘繁;双重围复合网络与把字句的语法复合[D];重庆大学;2004年

9 肖小平;越南留学生汉语比较句偏误分析及习得顺序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许红花;HSK甲级词中的兼类词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杰;;词组与小句之间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理论意义[J];汉语学报;2005年03期

2 徐通锵;“字”和汉语的句法结构[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2期

3 徐通锵;“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兼评汉语研究中的“印欧语的眼光”[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3期

4 眸子;语法研究中的“两个三角”和“三个平面”[J];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04期

5 徐通锵;语义句法刍议——语言的结构基础和语法研究的方法论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03期

6 史有为;;话题、协同化及话题性[J];语言科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刊记者;;2010年语言学系列学术会议联合通告[J];语言科学;2010年01期

2 ;2010年语言学系列学术会议联合通告[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01期

3 李怡;;英汉语言语素所指探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凌建侯;;静心又过诗——北外求学一题[J];俄语学习;2010年04期

5 散一边;;本位[J];当代电视;2010年08期

6 彭泽润;潘文国;;“词本位”还是“字本位”有利于汉语语言学?——第一届“汉语独特性理论与教学国际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7 陈宗菊;;工具成分作宾语小议[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张振兴;;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未来走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曹翔;;汉语语法研究“本位”说刍议[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刘海燕;;汉语量词重叠能力不平衡性现象考察[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建佑;;基于制冷空调产品价值链,实施“三全”人才培养模式——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制冷与空调专业为例[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黎碧s,

本文编号:2517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17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