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严复译著《天演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1 09:59
【摘要】:在国际生态学热潮引领之下,胡庚申教授从译者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并用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对翻译过程进行解释。认为适应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选择又同时是译者的适应性选择。本文将这一结论应用于译者主体性研究,发现从宏观角度来说,,翻译其实就是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和译本的选择过程。而从译者角度来说,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他对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自己的双语和双文化能力、以及原语和译语在语言文化层次的区别等方面的适应和选择。本文在这一理论框架内分析了《天演论》翻译的全过程,对严复在文本选择,翻译策略选择方面所体现的主体性进行社会学、文本学分析,认为译文中的大量变译并不是“误译”,而是其自身需要、自身能力、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59;I046
本文编号:2517098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0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樝;;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严复《天演论》的翻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2 林璋;解读严复“信达雅”[J];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04期
3 栗长江;涉外公证书汉译英[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4期
4 葛校琴;译者主体的枷锁——从原语文本到译语文化[J];外语研究;2002年01期
5 田野;严复的选择——论目的语文化对翻译的干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J];上海科技翻译;2004年04期
7 邓隽;;从目的论管窥严复译《天演论》[J];上海翻译;2010年02期
8 舒奇志,杨华;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6期
9 张建惠;;从选择与适应看英译汉的异质引进[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袁莉;也谈文学翻译之主体意识[J];中国翻译;199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小燕;严复政治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17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1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