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来华留学生课外汉语使用情况考察

发布时间:2019-07-21 10:33
【摘要】:本文试图研究在留学背景下学习者的目的语交际情况,着眼于一群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课外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情况,试图探索影响其汉语使用的各种变量及变量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包括:(1)了解我留学生在课外的汉语使用情况,包括交际观念、交际对象、参与度等;(2)利用第二语言交际意愿(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Second Language)理论,研究交际意愿、自我感知交际能力、汉语学习动机三个情感变量对留学生课外汉语交际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性:(:3)提出促进留学生交际意愿,提高目的语环境的利用率的建议。 在上述研究目的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的部分,主要是通过问卷实现,问卷包括六个部分,分别用于收集留学生个人信息,留学生的课外汉语交际情况、交际频率、自我感知交际能力、交际意愿和汉语学习动机。定性研究部分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收集相关信息。 本研究的发现包括:1)总体看来,各个语言水平的留学生总体的课外目的语环境的接触和汉语使用情况比较乐观;汉语水平与留学生课外接触目的语环境的程度及汉语交际频率呈正相关。留学生课外汉语交际频率个体差异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逐渐变小。2)在目的语环境下,性别与文化背景对于交际频率、课外汉语交际意愿、汉语学习动机和自我感知交际能力的影响均不明显。3)交际频率与自我感知交际能力、课外交际意愿显著相关,课外交际意愿对交际频率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自我感知交际能力。课外交际意愿和自我感知交际能力交互影响下,对于交际频率的解释力为40.7%。4)留学生课外回避汉语使用的原因并不是某一个或某几个变量导致的,而往往是自身原因(交际动力不足、语言水平限制)和外部因素(社会支持不足、缺乏相关的交际平台)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这是由第二语言交际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5)语言使用与语言习得关系并不呈现绝对的正相关的情况下,我们不可以盲目提倡留学生课外积极使用汉语进行交际,还要考虑到留学生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的基本的社交需求和文化归属及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宗元;;课外语言环境对留学生汉语习得的作用和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露茜;张静;;大学生英语交际意愿与动机之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汪媛;李嘉;;成都区域化环境对韩国留学生汉语教学之影响及策略[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魏晋才;语言环境和表达效果──兼论汉语教学过程的理想模式[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戴曼纯 ,肖云南;语言环境的类型与作用[J];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2期

6 李玉军;;留学生课外语言实践过程中的几个问题[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吴庄;文卫平;;汉语交际意愿等社会心理因素对日本留学生汉语使用频率的影响[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曾毅平;语言环境也是一种投资环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9 高剑华;;关于留学生课外汉语习得资源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10 巩晓;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学习[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白云玲;英语与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意愿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代悦;一项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交际意愿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17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17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1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