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使役句的语义特征
[Abstract]:The semantics of causative sentences are divided into causative meanings and causative meanings. The semantics of causative sentences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argument role of subject and concurrent language, and are also related to the semantics of substantive verbs.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argument role of the subject and the adjunct in the corpus "Biyan Lu" Zhu Zi dialect "of the Song Dynasty, analyze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features of the easement sentences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the easement sentences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make" sentence and "Ling" sentence in Song Dynasty have the trend of unitary semantic function and immobilization, while the meaning of "teaching" sentence is rich, the function of expression and expression is strong, and the grammaticalization degree is also higher.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ing" sentence can explain the reason why only "teaching" sentence has evolved into passive sentence, so that whether the passive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he causative stag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基金】:北京语言大学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GH02)的资助
【分类号】:H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牛顺心;;从类型学参项看普通话中分析型致使结构的句法类型及其语义表现[J];语言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朴乡兰;近代汉语表使役与表被动的“教/叫”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娟;;《世说新语》“以”字处置式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董志翘;;汉语史的分期与20世纪前的中古汉语词汇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张家合;;元刊杂剧的疑问词语[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史国东;近代汉语被字句结构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李先华;;唐诗词语隐含义个案考察及相关问题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陈全静;;数词的紧邻连用与“一再”、“再三”的副词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杨春冉;杨青云;;指代词“人家”的指称功能及修辞效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8 杨春冉;杨青云;;指代词“人家”的指称功能及修辞效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9 魏艳伶;;“头”缀的产生时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孙慧;;浅析汉语“被”字式的演进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芳宇;唐五代量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春兰;《训世评话》语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红;基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气范畴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洪梅;中古入声韵在明清韵书中的演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儒;论汉语‘被动式’的传统用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年01期
2 杨月蓉;;从“教(叫)”看汉语被动句和使动句的互转[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杨国文;汉语“被”字式在不同种类的过程中的使用情况考察[J];当代语言学;2002年01期
4 阚哲华;;被使者的语法表现形式的原型特征解释[J];当代语言学;2008年01期
5 邓思颖;;汉语被动句句法分析的重新思考[J];当代语言学;2008年04期
6 胡利华;;安徽蒙城方言的“叫”字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曹茜蕾;贝罗贝;;近代早期闽南话分析型致使结构的历史探讨[J];方言;2007年01期
8 李崇兴;石毓智;;被动标记“叫”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J];古汉语研究;2006年03期
9 张延俊;;《红楼梦》“叫”字被动式来源研究[J];古汉语研究;2009年02期
10 胡海琼;;英山话的“NP_1+让+NP_2+VP+它”句式[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牛顺心;汉语中致使范畴的结构类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郭姝慧;现代汉语致使句式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3 金海月;朝汉致使范畴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绍哲;俄语使役句与汉语兼语句之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2 何元建;;论使役句的类型学特征[J];语言科学;2004年01期
3 于长宏;;日语使役句[J];世纪桥;2007年06期
4 金秀东;;谈日语使役句构成与成立条件[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魏玉娟;;翻译学视角下的中日文使役句探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戴金华;;他动词句和使役句中补句的对比[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3年03期
7 鲍海昌;再论使役句与使役表达[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8 张峧;;宋代使役句的语义特征[J];语文研究;2013年03期
9 傅冰;;日语自身使役句的意义及使用特点[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年02期
10 杨剑;;日语使役表现的分类及意义分析[J];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晓兵;池田尚志;;日中机器翻译中的使役句及使役被动句的处理方法[A];机器翻译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机器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恩姬;英日朝汉使役句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2 赵璨;日语使役句的认知考察[D];湖南大学;2012年
3 田甜;关于日语中自我使役句的他动性[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
4 林燕凤;日语使役句的汉译[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丽峰;《新辑搜神记》使役句式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6 梁雪梅;英汉使役句对比[D];延边大学;2005年
7 苏玲;四川宜宾落润乡方言被动句式和使役句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徐瑶;论日语使役句的翻译方法[D];吉林大学;2014年
9 张运焕;关于日语使役句中使役对象的格助词表示「を」和「に」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钱群丹;日语自动词使役句与他动词句的区别[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09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2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