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表象性差异背后的时空特性——从Humboldt的“内蕴语言形式”观谈起
[Abstract]: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uch as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object consciousness and subject consciousness, individual thinking and overall thinking.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root causes behind these differences are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object consciousness and subject consciousness, individual thinking and overall thinking, etc., while th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n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originate from the temporal thinking preference of the British nationality and the spatial thinking orient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This undoubtedly confirms Humboldt's view of "implicit language form".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timeliness of English is like music, and i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re connectivity and continuity, while the spatial nature of Chinese is like painting, and its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re discreteness and blockiness.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研究”(11BYY01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汪德华;英汉思维方式对其语言、文字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3期
2 汪德华;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王文斌;;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淑荣;;古汉语中容易混淆的用字现象——通假字、古今字与异体字新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姚国建;论现代诗的“间离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周全田;禅思与诗思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李晓丹;;广告作品意蕴传播的特点[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5期
5 陈黎;从康德到巴尔特: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周志高,刘县军;《德伯家的苔丝》悲剧成因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秦征;;从符号学角度简谈文字设计[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王娟萍;;西方电影中的隐喻修辞[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宋时磊;;侦探、知识与玫瑰——对艾柯《玫瑰之名》的重新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徐黄鹂;;从语言学角度看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研究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耀华;;理解和尊重多元音乐文化——跨文化音乐比较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江耘;;香港电视新闻之特点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4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姜玉梅;;秦简文字与小篆之比较[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姜玉梅;;略述青川郝家坪木牍之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朱武雄;;民间宗教的语言与城镇化农村治理——以妈祖信仰为例[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凡;王卫;;“门”穴浅析[A];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针灸教育与腧穴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沈华;王象礼;赵怀舟;;从“泄”、“泻”用法的异同看《傅青主女科》与《辨证录》之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10 徐放鸣;王光利;;原生态诗学与艺术终结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永军;汉语的状语及其英译、葡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用源;汉语和藏语复音词构词比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雅宁;汉语“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玉冰;茶疗养生的本质及其成因[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4 由真珍;中国岩画与中国文字的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滕召梅;试比较苏轼与辛弃疾婉约词之异同[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邬峰高;符{撐淖中伪溲芯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金芝;职教师资培训中双元制模式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伟伟;对中国旗袍文化之美的符号学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孙敏;《黄帝内经》针刺治疗整体观思想探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继宁;语用原则中的文化冲突[J];山东外语教学;1998年02期
2 王文斌;;论汉英形状量词“一物多量”的认知缘由及意象图式的不定性[J];外语教学;2009年02期
3 秦洪武;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4 王文斌;;汉英“一量多物”现象的认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04期
5 贾德霖;思维模式与线性序列——汉式英语语序特色[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5期
6 张伯江;;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J];中国语文;1994年05期
7 沈家煊;;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J];中国语文;2010年05期
8 沈家煊;;我看汉语的词类[J];语言科学;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CAS scientist wins Humboldt Research Award[J];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1年04期
2 刘洁;陈华杰;;Ambivalence in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mages in Humboldt's Gift[J];校园英语;2014年13期
3 Ron Lam;Carrie Tsang;;DESIGN[J];明日风尚;2009年12期
4 黄嘉;;留德归来话教育[J];艺术教育;1996年01期
5 王文斌;;论英汉表象性差异背后的时空特性——从Humboldt的“内蕴语言形式”观谈起[J];中国外语;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沙晓娅;德中大学理念[D];同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2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2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