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名量”式复合词的几个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19-08-04 12:27
【摘要】:"名量式复合词"是汉语中极具特色的一类复合词(如马匹、车辆、船只),它是随着汉语复音词的大量产生以及汉语中量词的趋向成熟而形成的。目前学界对此类词已讨论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对于此类词的定义仍不相同;对于此类词的鉴别、认定也存在较大差异;至于此类词的起源,或上推到先秦,或着眼于近代,相差近千余年。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如:因为定义不同,于是鉴别认定各异,鉴别认定各异,故产生时代就不同。而产生时代看法不一,相应标准也就难以一致)。我们认为:对于这一问题,必须放在整个汉语史的历时层面上来考察,而不能仅停留于现代汉语共时层面上的讨论。本文拟从汉语史的角度,从汉语词汇复音化及汉语量词的产生发展历史入手,比较各家对"名量式复合词"的定义,分析各家所举例词及鉴别标准,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想法,在此基础上,推测出"名量式复合词"的产生及成熟年代。
[Abstract]:"nominal compound word" is a kind of compound word with great characteristics in Chinese (such as horses, vehicles, ships). It is form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polysyllabic words and the maturity of classifiers in Chinese. At present, there has been a lot of discussion about this kind of words in academic circles,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at present, the definition of this kind of words is still different;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uch words, there are also great differences; as for the origin of such words, or to push up to the pre-Qin Dynasty, or focus on modern times, the difference is nearly a thousand years. However,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is often causality of each other (for example, because the definition is different, so the identification is different, so the time of emergence is different. And the emergence of different views of the times, the corresponding standards will be difficult to agree). We believe that this problem must be investigated at the diachronic level of the whole Chinese history, rather than just the discussion at the synchronic level of modern Chines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hinese history, starting with the history of polyphonic Chinese vocabulary and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assifier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efinitions of "nominal compound words", analyzes the examples and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of each school, and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and ideas of their own. On this basis, the emergence and maturity of "nominal compound words" are deduced.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古汉语研究型语料库”(08BYY05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史语料库建设研究”(10&ZD117)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H146.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宗江;语法化的逆过程:汉语量词的实义化[J];古汉语研究;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仲儒;;致使的语音实现及其句法蕴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方小中;定中结构研究综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杨峥琳;刘倩;;离合词中时量补语位置探析——从“结了十年婚”说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费良华;流行歌曲歌词的语法规范问题[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王立;汉语方位词身份的确认与N+L结构的收词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6 张颖;对复谓结构中“引陪式”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7 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8 倪兰;现代汉语疑问代词的基本语义分析[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9 梁南元;汉语自动分词知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10 秦华镇;“X化”结构构成限制及条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洪飞;;浅谈中日同形词——贩卖与“尒X颉盵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俞士汶;朱学锋;段慧明;张化瑞;;以词义为主轴的综合型语言知识库[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林建平;;轻重与“方言语调”[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靳光瑾;;计算机理解汉语需要语法理论支撑[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毛世桢;曾玉萍;沈倍蕾;;普通话语调研究综述[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蔡淑美;施春宏;;重叠形式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以阎连科作品中重叠形式的使用为例[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汪精华;;网络语言之英语借词的构建和传播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赵晓伟;韩群;;单用“X是X”的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3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5 樊中元;现代汉语一名多量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卢小群;湘南土话代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文贞惠;现代汉语否定范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延俊荣;给予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潘文;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霄鹏;《汉语大词典》收录《论衡》词语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李贤景;三种否定比较句的联系与区别——“不如”、“不比”、“没有”型比较句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高燕;汉语外来词的名实及其造词法与构词法[D];延边大学;2000年

4 王黎明;俄汉语SVO结构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赵淑贤;俄汉语数量意义的表达形式和手段对比[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陈烁;《儿女英雄传》状态词研究——从《儿女英雄传》与《红楼梦》的比较看《儿女英雄传》中状态词的若干特点[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雪莲;《水浒全传》的数量表达方式[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颖;宋代动量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9 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陈力志;澳门土生葡语粤语借用词语初探[D];暨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宗江;语法化的逆过程:汉语量词的实义化[J];古汉语研究;2004年04期

2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04期

3 辛永芬;名量结构的合成词[J];殷都学刊;2001年04期

4 李宗;关于语法化的并存原则[J];语言研究;2002年04期

5 陈绂;;简析含有“量词语素”的名词性复合词[J];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03期

6 徐扬;小议“名量”词的范围[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清亭;;汉语其实很简单[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1年07期

2 杨遗旗;;湘南勉语汉语借词[J];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3 潘子助;;试谈汉语中的英语借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4 石珊珊;;网络媒体下“投入量”因素的差异对汉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5 孙永兰;;汉语词汇双音节化问题初论[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4期

6 陈紫s,

本文编号:2522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22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3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