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先秦汉语前置受事的句法语义特征及其功能阐释

发布时间:2019-08-08 07:01
【摘要】:受事前置句是先秦汉语中的一种重要句式。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在细致考察该句式在先秦七部文献中的用例的基础上,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前置的受事加以探讨。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前置的受事在句法上由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成分充当;在语义上具有定指或类指的特点;在语用上与话题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话题虽然最初是一个属于语用平面的概念,但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语法化在句法结构中显现出来。
[Abstract]:Pre-set sentence is an important sentence pattern in pre-Qin Chinese. Based on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use cases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in the seven literatures of the pre-Qin Dynasty,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ception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from three aspects: syntactic distribution, semantic features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e-acceptance is made up of both aspect and predicate in syntax;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finite or class reference in semantics; and it shows great consistency with the topic in pragmatics. Although the topic is originally a concept belonging to pragmatic pla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determine that it can appear in syntactic structure through grammaticaliza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烟台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荣晶;;汉语口语体受事前置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刁晏斌;论近代汉语受事主语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3 范晓;“N受+V”句说略[J];语文研究;1994年02期

4 袁毓林;;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J];中国语文;1996年04期

5 姚振武;;先秦汉语受事主语句系统[J];中国语文;1999年01期

6 曹秀玲;V前受事结构的功能及其表现形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2期

7 张峧;;晚唐五代的受事前置句[J];语言科学;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道流;指称、陈述理论及其对上古语法研究的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袁健惠;;先秦汉语受事前置句类型及其句法语义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孙慧;;浅析汉语“被”字式的演进历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荣晶;;汉语口语体受事前置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徐烈炯 ,刘丹青 ,袁毓林;《话题的结构与功能》评述[J];当代语言学;2003年01期

6 黄瓒辉;石定栩;;“都”字关系结构中中心语的宽域解读及相关问题[J];当代语言学;2011年04期

7 杨永忠;;反单向性照应话题功能短语分析[J];对外汉语研究;2011年00期

8 陈达姗;;话题与主语研究综述[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04期

9 姜向荣;;从视角转换角度看“那场火,消防队幸亏来得早”[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1期

10 陈练军;;论“志”的语素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玉婷;;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梁银峰;;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语法问题札记[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巍峰;主题与主题标记结构的语序类型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雷;黎语志强话参考语法[D];南开大学;2010年

4 彭吉军;《论语》话题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志富;现代汉语领属性偏正结构及其相关句法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新宇;汉语和韩国语话题句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潘s銀N;现代汉语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刘涛;汉语句法移位的神经语言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德岁;谓词性主语与谓词性宾语不对称现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汪梦翔;对象格语义范畴及其相关语法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小艳;英汉左移位构式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玉红;《世说新语》被动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刁艳红;汉语句法语义歧义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海丽;“X就X吧”格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周星;现代汉语省略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晓溪;《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受事主语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燕俊;“V起O来”格式考察[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明英;现代汉语“X就X在Y(上)”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媛媛;话题性成分的汉英对比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10 伊少波;汉语话题句习得情况考察与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曹秀玲;V前受事结构的功能及其表现形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02期

2 宋慧曼;;清初观念被动句[J];语言科学;2003年03期

3 李文;《敦煌变文集》中的受事主语句[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安妮;;有关疑问语气词的研究综述[J];青年文学家;2010年17期

2 朱姝;;浅析现代汉语口语中的“X什么X”句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3 王文芳;;现代汉语语气词“吧”研究综述[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施伟伟;;频率副词“连连”与“一连”的语用功能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徐君善;;江苏邳州话中的特色否定副词[J];新余高专学报;2010年05期

6 高剑华;;论“被”字句教学[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徐阳春;钱书新;;试论“的”字语用功能的同一性——“的”字逆向凸显的作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03期

8 方晓梅;;交际语境中附加疑问句的语用功能[J];理论界;2006年10期

9 徐宜良;;委婉语的构建手段及语用功能[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10 李学晋;;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J];中国教师;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诚刚;;“脖子在医院里”——从一则汉语招牌的英译失误浅析英汉语语用功能的差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张亚军;;语用功能词及其词类归属问题[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3 李丹弟;;英汉寄生空位句法分布之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黄菊;;法语广告语言中的模糊现象及其语用功能探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安琛;;试论“V—V”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菲露;;“总之”的语义和语用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红霞;;“AB的VP/NP”结构中的AB的功能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碎欧;;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安琛;;重叠式动补短语的句法语义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建民;用和谐语言打造和谐广告[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2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辛斌;“批评话语分析”是否失去发展意义[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张骅;语言所举办两场学术演讲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殷治纲;语音语料库的建设和作用[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英语辅导报社教研部 丁俊华 教材部 朱劳翌;对小学英语教材的几点意见[N];光明日报;2001年

6 马玉湖;高考与英语教学的辩证关系[N];光明日报;2004年

7 冯丽芳;注重语言培养 丢掉“聋哑英语”[N];发展导报;2003年

8 记者 陈学桦;“信息管家”帮您清除垃圾短信[N];河南日报;2008年

9 ;中国移动整治垃圾短信再出重拳[N];人民邮电;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明;搜狐王小川:搜狗云输入法值得标榜[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家法;附加语的句法位置[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季安锋;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3 孙红玲;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4 李霞;《金瓶梅词话》动词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邓耀臣;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程式化序列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王燕;哈罗德·品特戏剧话语里沉默现象的语用文体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桂朴成(Supachai Jeangjai);汉泰熟语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张永奋;汉意委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徐小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称谓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娜;现代汉语“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2 郭莉琳;语气副词“原来”的多角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金玲;词汇短语在口语语篇中的使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玉楼;非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D];山东大学;2005年

5 王登云;称呼语使用的语用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6 唐文生;证券分析中的模糊语言[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江晶瑶;关于日语会话中的省略[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厉杰;电视方言新闻的语用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徐娟;模糊限制语及其在英语新闻中的语用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任利华;模糊修辞及其语用功能[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4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24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b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