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虚词衍生过程中的语音弱化——以汉语语气词为例

发布时间:2019-08-14 20:25
【摘要】:汉语虚词在衍生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语音弱化。语音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声韵调的变化,产生记音字,结构省缩。记音字的出现以及结构省缩都源于声韵调的变化,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不过声韵调的变化并不一定会导致记音字的出现和结构省缩。虚词衍生过程中偶尔还会出现语音强化,语音强化其实是语音弱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语音弱化对语法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促使虚词语义分化,到一定阶段还会衍生出新的虚词,另外,常常会加速语法化的进程。
[Abstract]:Chinese function words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phonetic weakening in the process of derivation. Phonetic weakening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change of phonological tone, the generation of phonetic characters, and the structural contraction. The appearance and structural contraction of phonetic characters all come from the change of phonological tone, and there is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but the change of phonological tone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the emergence and structural contraction of phonetic characters. Phonetic enhancement occasionally occurs in the process of function word derivation, and phonetic enhancement is actually another form of phonetic weakening. The influence of phonological weakening on grammaticalization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promoting the semantic differentiation of function words and giving rise to new function words at a certain stage. In addition, it often accelerates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57)的资助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福祥;;汉语语法化演变的几个类型学特征[J];中国语文;2005年06期

2 潘悟云;;汉语否定词考源——兼论虚词考本字的基本方法[J];中国语文;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殷相印;微山方言语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满伟;《论语》语气词的连用[J];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刘晓南;先秦语气词的历时多义现象[J];古汉语研究;1991年03期

3 杨永龙;先秦汉语语气词同现的结构层次[J];古汉语研究;2000年04期

4 殷国光;《吕氏春秋》同类词并列连用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7年01期

5 刘勋宁;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J];世界汉语教学;1990年02期

6 金立鑫;词尾“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1期

7 李永;方言本字研究和历史语法学[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金立鑫;;语言类型学——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王洪君;山西方言的“也[ia]似的”[J];语文研究;2000年03期

10 金立鑫;“S了”的时体意义及其句法条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金立鑫;;“着”“了”“过”时体意义的对立及其句法条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国富;姚秦汉译佛经助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尚新;语法体的内部对立与中立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明洁;元认知和话语的链接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何洪峰;汉语方式状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阮桂君;宁波方言语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武振玉;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D];吉林大学;2006年

8 李建校;陕北晋语语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翟燕;明清山东方言助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史冠新;临淄方言语气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代祥;梁平话的助词“嘎”和“了”[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孟淑娟;淄博方言体貌系统及相关虚词研究[D];汕头大学;2001年

3 林达青;安徽枞阳方言“仔”和“个”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飞华;《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语气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 钱益军;儿童语言中的语气词[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亚明;汉语形容词的情状类型及句法选择[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孙斐;“来”和“去”的语法化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吕文科;《金瓶梅词话》语气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彭伶楠;现代汉语双音词“X了”的虚化与词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吕晓玲;闽南南安方言结构助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政;;平利方言的情态语气词[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2 董秀芳;“是”的进一步语法化:由虚词到词内成分[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3 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方言;1985年03期

4 贺巍;;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J];方言;1992年03期

5 汪国胜;湖北大冶话的语气词[J];方言;1995年02期

6 刘丹青;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J];方言;2001年04期

7 陈瑶;汉语方言里的方位词“头”[J];方言;2003年01期

8 张振兴;现代汉语方言语序问题的考察[J];方言;2003年02期

9 彭兰玉;衡阳方言的语气词[J];方言;2003年02期

10 李蓝;现代汉语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J];方言;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贵元;;《说文解字》中的“词”[J];辞书研究;2011年04期

2 朱洁;;汉语中“门”的语法化分析[J];考试周刊;2011年46期

3 孙叶林;;邵东方言“担”的语法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付文萍;;“一直”的语法化与词汇化[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5 夏宇;谢婕妤;;从“~门”浅析语义虚化和语法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孙福婷;;“找”字的语法化考察[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7期

7 朱和艳;黄婉梅;;人称代词“人家”的语法化历程及其动因[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8 刘歌;刘顺;;郑州方言中虚词的语法特点[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9 韩启振;;“说不准”的语法化[J];汉语学习;2011年04期

10 杨怡;;试论“真”的语法化历程[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仁;;“了”、“却”的语法化以及“了”、“却”的替换[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李小明;王亚莉;易立夫;杨静;孙金城;;自动分词中的单字虚词处理[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周国辉;隋虹;;语言语境语法化作用的英汉语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王建设;;从明清闽南方言戏文看“著”的语法化过程[A];福建省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赵学德;;论语法化术语译名的标准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秋丽;;泉州方言介词“嘞”的语法化及涉及的相关现象[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9 高蕊;;从认知角度谈“来”字的语法化——从上古到现代的历时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汪锋;;虚词框架与汉语实词的语义-语用分类[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宗江;新虚词园地(三)[N];语言文字周报;2010年

2 李宗江;新虚词园地(五)[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3 李宗江;新虚词园地(八)[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4 李宗江;新虚词园地(九)[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5 吴福祥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语言学篇)[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6 引甫;颇具特色的语文工具书[N];光明日报;2007年

7 李宗江;新虚词园地(七)[N];语言文字周报;2011年

8 储泽祥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李娟;一部引人思考的理论语言学著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思文;让语言具有穿透力[N];云南经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套格敦白乙拉;蒙古语语法成分的语法化过程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张尹琼;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D];复旦大学;2005年

4 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SYEDA ARZOO RIAZ(阿珠);汉语与乌尔都语量范畴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徐阳春;关于虚词“的”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蔡华祥;盐城(步凤)方言动态助词及相关语法手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武文杰;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李晋霞;现代汉语定中“V双+N双”结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波;《论衡》副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张蕾;现代汉语否定式“把”字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孙琦;《颜氏家训》连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慧;唐以前“得”字及相关“得”字句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文星;使、叫、让在现代汉语兼语句中的语法化[D];河南大学;2004年

6 骆美婵;主谓插入语的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李向华;汉语中“个”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8 范群;“给”的语法化考察及其在句子中的焦点标记功能[D];山西大学;2005年

9 尤翠云;名词谓语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彭吉军;“X不X”结构的语法化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6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26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4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