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障碍与基因相关性研究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范畴理论的生物学理据研究”(2011SJD74000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峰;异国商务活动中的语言障碍分析[J];企业活力;2004年08期
2 李畅宇;;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策略[J];世纪桥;2006年02期
3 孔雪晴;;预科生汉语课堂语言障碍的心理因素调查研究[J];新学术;2008年06期
4 何干俊;从武汉留学生的情况看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5 董松玲;;方言电视传播现象的反思[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葛璐群;试论口译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和非语言障碍[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Carlo;;中国话是否真的难学(外二篇)[J];留学生;2006年05期
8 郭智颖;张积家;;语言相关基因FOXP2的发现及对语言研究的启示[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王玉华;论语言障碍[J];当代教育科学;1994年04期
10 张金平;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乌兰巴图;;树立语言教育目标 搭建双语提升平台——博州多元文化课程与双语教学模式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杨雅璜;;浅谈电视同传的难点[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方环海;郑元林;;语言机制与脑区功能的动态结构分布关系述论[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麻争旗;;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陆国器;;我看布依文的作用[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6 陈岩;;收词图新 释义求精——《最新中国新语词典》编纂一得[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彭菲;;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社交语用失误的文化因素[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丹忱;;语际语言学与世界语学[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世界语研讨会论文集(1980-2002)[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迅;农民工的普通话水平亟待提高[N];光明日报;2007年
2 记者 王晖邋实习生 王春丽;“2008手语翻译研讨会”在郑州召开[N];河南日报;2008年
3 陈章太;为上海语言文字立法叫好[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4 刘秀荣;欧盟订计划倡导学习多种语言[N];经济参考报;2007年
5 谢俊英;普通话获中国各民族普遍认同[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贾婧;口语翻译:突破语言通讯障碍的“法宝”[N];科技日报;2007年
7 王力;重视和发展边疆的双语教学[N];南方周末;2007年
8 陈继成;新市民纷纷学讲无锡话[N];无锡日报;2006年
9 胡范铸 蔡立予;“网络语言”的反网络性[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10 滕朝阳;学说普通话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N];南方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松;跨文化语境下交际顾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粤章;聚焦FOXP2基因—语言起源与习得的结构基因组学诠释[D];天津大学;2008年
2 王s,
本文编号:2539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3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