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留学生汉语粘合式补语使用偏误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邱丕君 ,施建基;补语与状语的比较——从《实用汉语课本》说起[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4期
2 李小荣;对述结式带宾语功能的考察[J];汉语学习;1994年05期
3 陆俭明;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01期
4 杨德峰;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基于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2期
5 李江;从《汉语初级教程》看对外汉语教学补语体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辛永芬;论能够做结果补语的动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王红旗;动结式述补结构在把字句和重动句中的分布[J];语文研究;2001年01期
8 陈小红;数量补语的用法和位置[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郭继懋,王红旗;粘合补语和组合补语表达差异的认知分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锦姬;现代汉语补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春雍;越南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金宗燮;韩国留学生使用汉语结果补语的情况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洪婷;外国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艳杰;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偏误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金善熙;韩国学生使用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传立;“得”字补语句考察及留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分析[D];广西大学;2006年
7 唐玲;印尼留学生粘合式述补结构习得状况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8 李建成;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过程中的言语加工策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9 何戎;从汉语趋向补语出发的汉俄对比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10 宋卫卫;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与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3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43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