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通知语篇的批评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29 10:36
【摘要】:本文对汉语政府的通知语篇进行了批评性分析。通过对通知语篇的描述来揭示该语篇的形式结构特征及拟定者和实施者意识形态和权力间的互动关系。主要采用共时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选取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九个政府通知文件(两个指示性通知、两个批转性通知、两个发布性通知、两个任免通知和一个会议通知)近二万字的通知语篇语料作为研究对象,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工具,运用费尔克劳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三维分析框架(语篇、话语实践、社会实践)进行了分析。在上述三维框架中,“语篇”这一维度描述了及物方面的语篇特征,并从批评语言学的视角对通知语篇中的及物性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在韩礼德划分的六种类型的过程句中,物质过程句和关系过程句使用最频繁,行为过程句使用最少。这种现象是由中国政府赋予通知文件的使命决定的。 通过对言语行为的分析,“话语实践”这一维度阐释了通知语篇在生成、转发和实施其交际功能时的言语行为分布,并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揭示这种分布背后的深层意义。在舍尔(1965)划分的五类言语行为中,指示类和阐述类这两种言语行为在通知语篇中使用最为频繁,而其他言语行为出现的次数明显少于前两者。通知语篇的语篇功能是:上级向下级政府机关做出指示时的一种官方文件,决定了此种语篇类型几乎不会出现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汇,但会有大量指示类的言语。本文通过对通知公文中言语行为的分析,间接地揭示了通知文件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社会实践”这一维度阐释了权力关系是如何由通知拟定者的意识形态通过通知文件来实现的。分析发现通知参与者的意识形态差别主要存在于拟定者和实施者之间。总体来说,各对立方意识形态冲突的根源是各自的目的和利益不同。通知文件中的权力关系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1)通知中各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具有不对称性和等级性;2)权力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通知发布机构的本质和职能;3)一方面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能在通知文件的语言特征中反映出来,另一方面权力关系又能影响通知语篇的语言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5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施光;法庭审判话语的批评性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438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438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b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