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谐音词的生成方式及语用功能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201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时期英汉语言接触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2011jytq06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郭平;;关于言语交际中经济原则的理论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朱亚军;;谐音策略与网语符号[J];汉语学习;2008年04期
3 曹起;;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类型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华;言语谐音现象初探[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5 周一农;数字谐音的演变[J];修辞学习;2003年01期
6 毛新耕;试论英语委婉语的审美功能及其生成基础[J];云梦学刊;2002年04期
7 赵丽萍;;谈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变异现象[J];现代语文;2006年07期
8 蒋钊慧;董为光;;网络语言在高校流行动因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开宝;试论文体学原理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任静明;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规范化[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刘文捷;关于《大学英语·听力》教材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刘明珠;仿拟在广告英语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戴俊霞;论英语口语中的两大句法特征[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戴俊霞;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开放性思维[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谭颖沁;;影响语言变异的社会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汤英莎;;从语境因素看就职演说的语言特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胡雅莉;;英语文体学分析方法对优化学生专业素质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刘玉华;;如何看待中学语文教学中网络语言的使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峰;;涉外旅游宣传的语言诉求应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2 王伟;;语文词典中网络词语的收录[A];中国辞书学会第六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叶丁;;英语与汉语中的性别差异[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密容;;网络语言试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熙宗;霍四通;;语体与语言规范化[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周明强;;语言文字规范的新领域与新对策——也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朝军;;网络语言的产生原因及其发展特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星;;网络语言:发展中彰显无限魅力[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朝军;;网络语言中的偏离现象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金竹;;媒体用语中的语误分析[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青;基于语料库的《尤利西斯》汉译本译者风格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祁世明;当代汉语变异的概念整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潘鸣威;多模态视角下的口语交际能力:重构与探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赵娟廷;汉韩公文语体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龚芬;论戏剧语言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建明;从词汇与句法角度看法律英语翻译[D];河北大学;2009年
2 焦晴;从顺应论角度看双关广告语的翻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潘志娟;从语域分析的角度看《卖花女》中人物语言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詹娇;网络语言形成发展动因分析及其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梁爽;关于网络符号作为一种新兴的视觉文化现象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庆;一项关于隐性文体知识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谷颖;网络数字谐音词生成与传播的解释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宁;英语体育新闻指示语的语用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李忱;从接受美学的视角论述广告翻译[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10 胡青青;语言变异视角下的流行语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涛;周利娟;;从后现代主义思潮到网络语言符号——网络语言符号动因论之一[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温珍琴,刘善权;逆向变异流行语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陈勇;省略(эллипсис)的语用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5 蒋勇;“点到为止”与间接言语行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聂桂兰;浅析语言变异现象[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梅艳;;“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解释[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07期
8 陈新仁;试探“经济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行[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9 余开亮;网络语言现象[J];社会;2001年01期
10 汪兴富;刘国辉;;网络语言“键构符”之“功过”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丽;;从外延与内涵的变异看网络语言——基于罗兰·巴特的外延与内涵理论[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陈向红;王晓静;;谐音:网络语言中一种语用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王珊珊;;网络语言修辞格研究综述[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4 孙小云;;网络语言中的语言变异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年09期
5 许玉洁;;网络交际中的词汇变异特点[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6期
6 邓婷;殷燕;;网络引起语言变异的原因、规律以及方式的分析报告[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7期
7 彭婷;;浅析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J];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08期
8 孙向华;;网络文化背景下汉语词汇的特点探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赵爱萍;;当代青年汉英语码混用流行语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10 陈建华;网络语言的发展及其规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朝军;;网络语言中的偏离现象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晶;;浅谈网络语言在词汇层面上的变异[A];黑龙江省语言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肖惠萍;;博客标题语言的变异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展照英;;浅谈新闻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区别[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陈群秀;;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于桂英;;我对网络语言的认识[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周建民;;网络语言中的汉语拼音字母词[A];语文现代化论丛(第八辑)[C];2008年
8 陈群秀;;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文现代化[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熊前莉;;网络语言的词汇理据分析[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梅龙宝;桑龙扬;程霄;;网络语言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应用[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玉成;网络语言 我们能拒绝吗[N];北京日报;2000年
2 姚玉成;网络语言走过来[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辽宁社科院 曲彦斌;网络语言的使用与规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金振邦;网络语言,关注还是漠视?[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黄小英;关注网络语言[N];福建日报;2000年
6 商务印书馆汉语编辑室主任 周洪波;网络语言的位置[N];光明日报;2001年
7 梁睿 陈建栋;网络语言要规范[N];光明日报;2002年
8 于淼;规范网络语言引争议[N];工人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周润健 ;网络语言:年轻人中流行的游戏文字[N];经济参考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洽源 通讯员 林鹏 林子海;网络语言“入侵”校园是疏是堵?[N];经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玲;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2 张玉玲;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崔櫇席;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徐小婷;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称谓词语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永奋;汉意委婉语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捷;试论语言模糊的语用功能[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静;《史记》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杰;网络语言的词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刘静;网络语言变异现象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3 王瑾;汉英网络语言比较[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帆;“火星文”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游;网络语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克花;从“贾君鹏现象”看网络语言的传播效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霜艳;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网络语言[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阮玮;网络商店名称的语言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俊杰;网络骂詈语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曾早垒;中英文中的网络语言[D];四川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48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48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