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的语体风格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车艳妮;《诗经》中的形容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飞;今文《尚书》形容词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孙丽娟;今文《尚书》动词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波;彼皆绝代才 形去留其神——归有光与蒲松龄古文艺术相通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3 赵树功;论晋宋书帖与玄学的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张维;;回归“文人”:道光时期桐城派的选择——梅曾亮推动崇尚归氏古文风气的原因和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曾光光;;吴汝纶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6 童肖琼;;文体学分析在EFL语篇教学中的实践性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张慎琳;叶晓青;;独特的叙述视角与反讽意味的生成——吴组缃《官官的补品》的文本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8 刘晓连;;在平淡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学——对《菊花》的文本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梁承玉;;浅析劳伦斯小说《虹》的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10 周武海;;刍议《晏子春秋》的文体性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蔡有恒;;功能理论与语篇语体特征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月亭;;《德伯家的苔丝》中叙述视野的由“小”变“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赵彩花;前四史论赞文体艺术及其文化内涵[D];复旦大学;2004年
4 朱焱炜;明清苏州状元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李强;庆历士风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魏兆惠;周秦两汉连动式的发展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武振玉;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D];吉林大学;2006年
8 刘宁;《史记》叙事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付兴林;白居易散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永;金代散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莉;《一位女士的画像》的空间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婧;从叙事学角度分析《螺丝在拧紧》的恐怖感[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颖;文学创作中文体深隐原因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李娜;从叙事学角度看记录片字幕的翻译[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10 徐静;《金色笔记》的隐喻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2 马真;先秦复音词初探(续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1期
3 韦绍翔;古汉语词义的同步引申[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国外语言学;1990年04期
5 吴泽顺;联绵词的构词特点及音转规律[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6 赵世举;《尚书》和甲骨金文中人称代词的“格”问题[J];古汉语研究;1990年01期
7 吕云生;论汉语并列复合词形成的条件与原因[J];古汉语研究;1990年04期
8 程娟;试论《金瓶梅》单音形容词的构词特征[J];古汉语研究;1999年02期
9 徐天云;联绵词研究的历史观与非历史观[J];古汉语研究;2000年02期
10 杨逢彬;关于殷墟甲骨刻辞的形容词[J];古汉语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劲荣;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泉;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予超;《世说新语》形容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车艳妮;《诗经》中的形容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日武;;浅析彝语词语翻译中的语体风格[J];民族翻译;2010年01期
2 王育梅;;从文学作品到文本[J];华章;2011年16期
3 于文哲;;《尚书·皋陶谟》古歌解读[J];名作欣赏;2011年20期
4 李泽琴;;永是神圣——论我国古代神话在文本中的神圣性建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晋海学;;丁玲革命话语遮蔽下欲望叙事之可能[J];求索;2011年07期
6 蒋辉;;从表达形式的角度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J];语文学刊;2011年14期
7 刘斐;张虹倩;;语体学视野下的“除非”句研究[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杨和斌;;巧抓语句分析文本的引导方法[J];语文学刊;2011年10期
9 华广勤;;作文教学改革摭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10 于海霞;;重视母语教育 贵在细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栋;胡清华;;汽轮机故障诊断文本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建立[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赵[,
本文编号:2556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56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