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探究郭德纲相声中重复引发的幽默效果

发布时间:2019-11-12 08:51
【摘要】:幽默是人类特有的语言能力,相声在中国是幽默的一种重要载体。受国内本土幽默研究著作《幽默语言学》的影响,本论文对幽默语言的研究体现在从语言重复导致幽默效果的角度对其个人幽默风格进行研究。 本文借鉴胡范铸先生的本土幽默理论“语言-心理结构“,Coulson的框架转换理论以及预设的可撤销性特点,采用语料描写和分析的方法,对50段郭德纲的相声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发现181例语料的幽默效果与重复有关。基于发音,语义,历史背景和结构四个方面,共总结了8种重复规律,包括:H→H(13例;历史背景重复);PMHS→PMHS(10例;发音,语义,历史背景和结构完全重复);PMHS→PmHS(29例;发音,历史背景和结构重复,语义改变);PMHS→PmHs(19例;发音和历史背景重复,语义和结构改变);PMHS→pMHS(8例;语义,历史背景和结构重复,发音改变);PMHS→pMHs(16例;语义和历史背景重复,发音和结构改变);PMHS→pMhS(10例;语义和结构重复,发音和历史背景改变);PMHS→pmHS(62例;历史背景和结构重复,发音和语义改变),其中大写“P”表示发音,大写“M”表示语义,大写“H”表示历史背景,大写“S”表示结构;小写“p”表示发音发生变化,小写“m”表示语义发生变化,小写“h”表示历史背景发生变化,小写“S”表示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本文给出5个幽默触发条件来保证上述规律的可行性,比如完全重复中的重复次数应当小于等于四。最后,本文从目的预设的角度论证郭德纲幽默语言的内在认知机制,并从“原始预设的否决”和“原始预设的延续”两个角度阐释了上述重复规律发挥作用的原理。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研究重点集中于郭德纲的作品,发现了其个人作品中因重复导致幽默的8种规律,并附加了5个幽默触发条件。除此之外,根据数据计算,郭德纲在79.17%的作品当中通过贬低自己或者他人或者抨击社会来表达负面的态度意义,以达到致笑效果。而且郭德纲更倾向于通过否决原始预设的方式制造幽默效果,语料中这个比例达到了66.30%。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3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牛婵;郭德纲相声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9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59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d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