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中并列连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4 15:04
【摘要】:虚词虽然没有实在意义,但是虚词在语言中的作用却是不可替代的,而连词在虚词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无论是在汉语的本体研究还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连词都是重难点之一。其中并列连词运用灵活并且容易混淆。本文对《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一级到六级进行了穷尽搜集,共得到14个并列连词,并对这些连词进行习得顺序和偏误研究,以期找出相关规律,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汉语。 本文首先综述了关于并列连词的本体研究,同时将研究范围确定为11个单纯并列连词和3个关联并列连词,从连词的位置、所连接成分的性质以及连词的适用语体进行了下位分类,并根据不同连词的特点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顺序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 其次,我们以问卷调查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调查为基础,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作了定量研究,根据习得标准确定了并列连词的习得顺序。首先是“跟”最早习得,其次是“要不”、“与”、“和”、“否则”、“要不然”、“以及”、“不然”、“一边……一边……”,然后是“此外”、“反之”、“另外”,而“一面……一面……”和“一方面……(另)一方面……”到了高级阶段仍未习得。我们还把调查结果与第一部分的预测进行对比分析,与预测结果不相符的也从使用频率和其他因素推测了原因。 再次,对语料中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析。我们排除了错字、别字等偏误,只是从语法角度来对语料库中出现的偏误现象进行分析。我们从缺省、误加、错序和错用这四种类型展开偏误分析。单纯并列连词的缺省偏误又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词与词之间的缺省;二是词组之间的缺省;三是分句之间的缺省。关联并列连词的缺省偏误主要是在搭配使用时遗漏其中一个。误加偏误可分为四种:一是在已经使用标点的情况下多加并列连词;二是固定词组多加并列连词;三是由于逻辑关系理解不清而误加并列连词;四是杂糅误加。错序偏误有三种类型:一是多项并列时并列连词的位置错误;二是并列连词和连接项以外其他词语的位置错误;三是并列连词和主语位置错误。错用偏误是数量最多的一种偏误,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连词之间的错用;一是逻辑关系上的错用。 这些偏误产生的原因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的:首先是从汉语自身的特点来看,并列连词本身的复杂性是偏误产生的原因之一;其次从母语对习得影响来看,偏误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母语的干扰,一个是学习者消极的学习态度;再是从教学(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方面看,教材编写的失误、讲解和训练的失误也是造成并列连词偏误的主要原因。 对《新实用汉语课本》(全六册)和《长城汉语·生存交际》(全六册)两套教材中并列连词的排序和出现频数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分析习得顺序和偏误原因。统计范围是:《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的课文、会话和阅读部分;《长城汉语》的课文部分。统计发现,两套教材中共出现的并列连词分别为12个和7个;全部连词累计出现数量分别为385次和55次。两套教材关于并列连词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从并列连词出现数量看,没有达到《新大纲》的要求;从教材排序看,也不符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从教材中对并列连词的解释看,有些并列连词义项解释不全面,有些义项解释错误,有几个并列连词的解释相同,难以区分。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

本文编号:2576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76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2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