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印尼学生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形式的习得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5 03:14
【摘要】:我们知道很多语言都有重叠形式,汉语也不例外,在汉语重叠形式中就包括了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形式,因为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形式具有非常复杂的语法特点,使得其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外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时经常会出现很多偏误,印尼学生也是如此。印尼国内学生和在华留学生学习和使用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形式时产生偏误的原因之一是受到自身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因为在印尼语中形容词也可以重叠,并且与汉语形容词重叠有着许多异同,这对学生学习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带来干扰。为了探究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与印尼语形容词重叠的异同之处,本文从形式、句法、语义、语用这四个方面对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与印尼语形容词重叠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来分析印尼国内学生和在华留学生对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的掌握情况,并对所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偏误类型与偏误成因,针对印尼汉语学习者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的教学以及学习者学习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皖萧;浅谈双音节形容词、副词比较等级的构成[J];中学教与学;2003年09期

2 张庆山;;如何选择双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J];英语知识;1992年08期

3 杨慧丽;;含同一语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研究[J];语文学刊;2009年13期

4 山田留里子;;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情况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03期

5 李小梅!516015;双音节形容词重叠音变的初步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1期

6 张涵蕾;;汉语双音节形容词后“的”字隐现考察[J];枣庄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7 张国宪;单双音节形容词的选择性差异[J];汉语学习;1996年03期

8 刘增寿;不能重叠的双音节形容词刍议[J];雁北师院学报;1995年05期

9 ;A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读音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01期

10 吴颖;;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差异及认知模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红霞;;“AB的VP/NP”结构中的AB的功能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萌(DIAN AYU LESTARI);印尼学生汉语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形式的习得偏误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2 王紫云;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习得考察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3 刘勇;对外汉语中的同素近义单双音节形容词偏误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8年

4 张涵蕾;汉语双音节形容词的定位适应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5 赵瑞清;“简明原则”视角下“双音节形容词+的”功能、性质及其教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乌兰;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双音节形容词三分法分类教学理论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7 周颖;从现代汉语常用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的替换现象考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同义词辨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慧芳;同素同义单双音节形容词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谢琼;汉英学习词典双音节形容词的多维释义探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10 吴玲莲;《现代汉语词典》单义双音节形容词括注模式与搭配特点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99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599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