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批评隐喻分析视域下中美重工企业环境形象构建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6 01:51
【摘要】:伴着认知语言学的“社会转向”和“实证转向”,结合语料库,以研究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的隐喻实证研究为大势所趋。而针对环境的治理这一社会热点,通过隐喻展示对环境的认知有助于发现环境问题产生根源,而中美对比研究更有利于挖掘环境认知产生的文化因素,以取长补短矫正环境认知,改善环境行为。本研究在批评隐喻分析(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CMA)研究范式指导下,解析中美重工企业通过隐喻构建起的环境形象,采用基于语料库,辅以语料库分析工具Wmatrix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定量研究收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中美重工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环境隐喻使用的异同,再通过定性分析剖出对环境的认知及差异,找出这些异同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本研究旨在解决以下关键问题:(1)中美重工企业用于构建环境形象的隐喻种类有哪些?(2)通过概念隐喻所反映出的中美企业对环境形象的认知有哪些,及这些认知存在哪些具体的异同点?(3)产生这些异同的社会文化因素是什么?通过隐喻识别,数据收集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总的来说,中美重工企业用于构建环境形象的隐喻类型分别为:经济隐喻、冲突隐喻、人类隐喻、娱乐隐喻、旅行隐喻、建筑隐喻、权力隐喻和社会隐喻。(2)八大隐喻类型中有七类是共有的,其中涉及的十四个概念隐喻有九个是共有的。中美对环境的形象构建中,虽然在具体的隐喻使用中存在差异,但看法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共识反映出的是对环境较为普遍化的认识。隐喻使用在中国语料库中排名前三的为冲突类隐喻,经济类隐喻和娱乐类隐喻;在美国语料库中排名前三的为经济类隐喻,权利类隐喻和人类隐喻。经济类隐喻在中美语料库中都属于出现较频繁的隐喻类别。中国语料库中隐喻使用频率高于美国语料库,主要由于“保护环境”这一隐喻在汉语中趋于规约化。但美国语料库中的隐喻关键词的种类明显多于中国语料库,隐喻使用的灵活性,多样性在美国语料库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冲突类隐喻在中国语料库库中的使用频率极高,此外,建筑类隐喻是中国语料库所特有的。权力类隐喻是美国语料库区别于中国语料库的隐喻使用一大特点,而经济隐喻类中的商业隐喻是美国语料库中所特有的。(3)影响中国语料库中隐喻使用的社会文化因素主要有:强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导向,抑制倾向和集体主义,以及中国独特的建筑文化和近年中国社会对民生及医疗改革的关注等。而影响美国语料库中隐喻使用的主要有弱不确定性规避,短期导向,个人主义,和美国的商业文化,旅行文化,体育文化和权力等因素。中美对环境形象的认识受各自社会文化因素影响各有优缺,可相互借鉴。上述研究发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环境隐喻缺乏实证基础的研究现状。定性分析展现出的企业对环境的认识为相关企业本身改变、树立正确的环境认知提供对照。同时,可为政府引导,相关行业监管提供参考和依据。以中美对环境的认知为切入点分析文化诱因,找出对环境错误认识滋生的土壤,将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同时,本研究的局限性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315;H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蕊;;再论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以“侧重”识解操作为例[J];外语研究;2015年06期

2 杨春方;;背景依赖视角下中美企业社会责任比较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徐盛桓;;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03期

4 孙毅;;基于语义域的隐喻甄别技术初探——以Wmatrix语料库工具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梁晓波;;国家形象的概念隐喻塑造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吴宗杰;侯松;;批评话语研究的超学科与跨文化转向——以文化遗产的中国话语重构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7 吴宗杰;;话语与文化遗产的本土意义建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8 陈柯妮;;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语篇与政治语篇、经济语篇中战争隐喻的对比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9 黄立华;;生态文学话语:后现代小说中的环境隐喻[J];求索;2011年05期

10 朱晓敏;;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研究(一)——基于语料库的第一人称代词复数考察[J];外语研究;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洋;从文化角度对中美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陈亮;概念隐喻在商务环境中的应用和含义[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00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600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