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论“文革”时期汉藏翻译

发布时间:2020-03-26 17:30
【摘要】:解放后的汉藏翻译以“文革”为分界点,大致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文革”前期和“文革”时期,以及“文革”后期。“文革”时期是汉藏翻译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且,“文革”后期的汉藏翻译和藏族文化发展深受其影响。从而,该时期汉藏翻译成为解放后期汉藏翻译事业中既特殊又重要的一个部分。“文革”时期汉藏翻译内容和译者,翻译方法都与其它时期截然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它的这种特殊性和差异性,从翻译的理论角度或历史角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目前,研究“文革”时期汉藏翻译者较少。所以,关于“文革”时期汉藏翻译的专著和论文也为数不多,研究范围和深度依旧欠缺。另外,诸多藏族翻译发展史书和论文中,对该时期汉藏翻译状况大都是轻描淡写或用只字片言进行高度概括,甚至有些只字未提。本文采用以历史文献法为主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文革”时期汉藏翻译特点和翻译原则,译者,以及藏文文法的改革状况。最后,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文革”时期汉藏翻译对藏族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2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完么草;;论汉藏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感想[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3期

2 尕藏才让;;浅谈电视新闻中的汉藏翻译特点与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2017年10期

3 李加东智;;新时期汉藏翻译培养人才的几点思考[J];西部皮革;2016年10期

4 仁增卓么;;浅析汉藏翻译中的管界问题[J];文学教育(上);2016年05期

5 南拉卡先;;试分析文化差异中的汉藏翻译[J];文学教育(上);2016年05期

6 索南吉;;浅析汉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商;2015年04期

7 尤李;;一部探究边缘族群之力作——《羌在汉藏之间》读后[J];中国边疆民族研究;2017年00期

8 呷绒启西;;汉藏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北方文学;2017年12期

9 ;四川“汉藏学生手拉手”特色夏令营在成都开营[J];中国火炬;2017年08期

10 陆俭明;;要重视语言信息结构的思考与研究[J];汉藏语学报;2016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诺明花;刘汇丹;吴健;丁治明;;基于关联度的汉藏多词单元等价对抽取方法[A];中国计算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9-2011)[C];2011年

2 米勒;史淑琴;;关于敦煌汉藏对音的几个问题[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3 徐文堪;;略论汉藏语言与民族的起源及迁徙[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4 邹立波;;清代至民国时期康区的汉藏通婚研究[A];藏学学刊(第5辑)[C];2010年

5 周伟洲;;民国时期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及其意义[A];藏学学刊(第5辑)[C];2010年

6 潘悟云;;汉藏二族,,血肉相连——生物学与语言学的视角[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7 才让太;;佛教在汉藏民族关系中的贡献——兼谈藏区寺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A];共识(2013春刊09)——民族关系中国梦 讲信修睦行宪政[C];2013年

8 赵维纳;刘汇丹;于新;吴健;张普;;面向汉藏辅助翻译系统的平行语料库建设[A];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研究与进展——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青年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第二届全国多语言知识库建设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艳洁;袁存凤;李晶;冯喜珍;;汉藏回族青少年艺术创造力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倪焕然;朱金春;王丽娜;;在印度和汉藏边缘的传教及见闻[A];华西边疆评论(1)[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卜叶 记者 黄辛;汉藏语言的“有声之旅”[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苏州大学哲学系 吴忠伟;汉藏中观学“否定”性思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曾江 赵徐州;汉藏交流研究走向深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4 记者 张建松;汉藏同根[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本报记者 姚起亚;“情歌故乡”再唱汉藏深情[N];无锡日报;2007年

6 记者王淑军;汉藏医院共建联合医疗中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俞灵;沈卫荣:汉藏佛学之间应加深理解、消除误解[N];中国民族报;2019年

8 记者 蒋增科 杨宇晗;学校越办越好 汉藏越来越亲[N];咸阳日报;2015年

9 章烨 陆文彬 黄美英;“汉藏情”夏令营里的欢声笑语[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王鸿良;汉藏同根[N];北京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史淑琴;敦煌汉藏对音材料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王海燕;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江荻;论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李葆卫;汉藏大学生道歉行为对比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吴明娣;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妥超群;汉藏交界地带的徘徊者[D];兰州大学;2012年

7 朴永焕;汉藏茶马贸易对明清时代汉藏关系发展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8 范丽君;汉藏语因果类复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黄平;汉藏语数量名结构语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桑杰索南;论“文革”时期汉藏翻译[D];西南民族大学;2018年

2 查木热;汉藏裁判文书翻译研究[D];西藏大学;2018年

3 旦增;略论历史公文的汉藏翻译[D];西藏大学;2012年

4 边索;初论化学术语汉藏翻译及其规律[D];西藏大学;2012年

5 伦珠;汉藏常用修辞格比软及翻译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6 满拉才让;从文化差异谈汉藏谚语翻译[D];西藏大学;2017年

7 还改;探析汉藏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D];西藏大学;2017年

8 单增卓玛;略论政论文的汉藏翻译[D];西藏大学;2017年

9 万德克;藏族史书《汉藏史籍》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年

10 才华杰布;浅析汉藏短语翻译方法[D];西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17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6017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d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