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V了又V”结构的隐性量考察

发布时间:2021-04-24 07:50
  “V了又V”结构是现代汉语运用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V了又V”包含三种子结构“V1了又V1”,“V1了又V2”和“V1了又V2,V2了又V1”。以往的研究多从语义方面进行研究,在量范畴方面的考察少之又少,本文将从量的角度分析“V了又V”的表量情况。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明确了研究对象是“V了又V”结构,并说明要对其三个子结构进行细致的量的分析,同时梳理了前人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包含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对三个子结构的表量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第二章将“V1了又V1”归纳为两种表量形式,即间隔重复射线型表量和间断重复射线型表量,都是表无限大量。第三章讨论了“V1了又V2”在静态语境下都属于线段型表量,但在动态语境环境下分为三种表量形式,即线段型表量、半环型表量和三分之一环型表量。线段型是有限量,后两种类型在动态语境中能实现环型的表量特征。第四章是“V1了又V2”的扩展式,“V1了又V2,V2了又V1”即回环型表量。回环型是一种重要的表量结构,其中讨论了回环型结构的动词特点和表量情况。它是由半环型或三分之一环型补充完整而构成,补充完整后形成一个回环型,表示无限大量。第五章主要讨论了在动态语境中几种变式的表量情况。第三部分包含第六章到第七章,第六章主要讨论了“V了又V”结构表大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受到了动词、“又”和结构形式的影响,三个因素都会影响其表大量。我们发现重叠形式一般表示大量,但动词重叠表小量,是因为动词重叠只是一种重叠形式,实际上它是省略了“一”。“V一V”实际上只是“V一下”的变形,而并不是V的重复,所以“V了又V”这种复叠形式也就符合了重叠表大量的特征。第七章结语部分提到了本文的成果和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4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1.1.1 本文的研究对象
        1.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前人研究成果
        1.2.1 关于量范畴的研究
        1.2.2 关于隐性量的研究
        1.2.3 关于表小量复叠形式的研究
        1.2.4 关于副词“又”和“V了又V”的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语料来源
第2章 “V1了又V1”表量情况
    2.1 静态语境下动词的表量
        2.1.1 动词的特点
        2.1.2 “V1了又V1”射线型表量
    2.2 动态语境下结构的表量
第3章 “V1了又V2”表量情况
    3.1 静态语境下动词的表量
        3.1.1 “V1”和“V2”动词的表量
        3.1.2 “V1了又V2”环型表量
    3.2 动态语境下结构的表量
        3.2.1 线段型“V1了又V2”
        3.2.2 半环型“V1了又V2”
        3.2.3 三分之一环型“V1了又V2”
第4章 “V1了又V2,V2了又V1”表量情况
    4.1 “V1了又V2,V2了又V1”对动词的选择
        4.1.1 具有相反义的动词
        4.1.2 不具有相反义的动词
        4.1.3 名词进入该结构
    4.2 静态语境下动词的表量
        4.2.1 单独动词表量特征
        4.2.2 “V1了又V2,V2了又V1”回环表量
第5章 变式的表量情况
    5.1 “V1了又V2,V2了又V1”的变式
        5.1.1 “V1了V2,V2了又V1”表量分析
        5.1.2 “V1又V2,V2了又V1”表量分析
        5.1.3 “V1了又V2,V2了又V3”表量分析
        5.1.4 “V1了又V2,V1了又V2”表量分析
    5.2 “V1了又V2”的变式
        5.2.1 “V1了又V2了”表量分析
        5.2.2 为什么增加“了”量发生改变
第6章 影响“V了又V”表大量的因素
    6.1 动词影响表量
    6.2 副词“又”的影响
        6.2.1 “VV”表小量
        6.2.2 “V一V”表小量
        6.2.3 “V了V”表小量
        6.2.4 “V了又V”中“又”对于表量的影响
    6.3 结构影响表量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凤;;频率副词“还”、“再”、“又”重复义之比较[J];语文建设;2015年23期

2 邹海清;;句尾“了”的语法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1期

3 张国宪;卢建;;助词“了”再语法化的路径和后果[J];语言科学;2011年04期

4 张黎;;现代汉语“了”的语法意义的认知类型学解释[J];汉语学习;2010年06期

5 贺卫国;;“AB了AB”与“AB了一AB”格式源流考察[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陈立民;张燕密;;释“还、再、又”[J];语言研究;2008年03期

7 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毕永峨;;不定量词词义与构式的互动[J];中国语文;2007年06期

9 邵敬敏;;建立以语义特征为标志的汉语复句教学新系统刍议[J];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04期

10 华紫武;任丹丹;;动词的间隔重叠式“V了V”结构的多层面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倩;现代汉语增量与减量构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娟;现代汉语模糊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春相;现代汉语时量范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淑梅;鄂东方言的量范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杨艳;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词性重叠构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影;汉语“V了又V”的构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3 沈小乐;现代汉语副词“又”的语义及用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毛婧雅;“还、再、又、也”重复义的比较与二语习得的偏误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建华;副词“还、也、又、再”的重复义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12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612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4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