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刘慈欣《三体》中的修辞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08:31
【摘要】:刘慈欣是中国当代科幻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科幻界的领军人物。1985年,刘慈欣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毕业后回到山西,在娘子关电厂任计算机工程师一职,他利用业余时间不断进行小说创作。1999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科幻作品《鲸歌》和《微观尽头》,同年他的作品《带上她的眼睛》也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从此他的创作热情高涨,不断在《科幻世界》上发表文章作品,曾经连续八年获得我国科幻小说最高奖银河奖。2015年,他凭借《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将中国科幻带上一个新高度。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中篇及短篇小说有《微观尽头》、《全频带阻塞干扰》、《朝闻道》等,自从刘慈欣的作品走进人们的视野,人们不仅为其精妙的科学构想所惊叹,其独特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三体》三部曲曾获得雨果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以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等国内外的大奖,被普遍认为是刘慈欣的最佳代表作品。但截至到到目前,关于刘慈欣长篇小说《三体》三部曲的研究虽有很多,但大都停留在人物分析、作品主题,叙事方式、美学等文学方面的分析上,系统细致地从语言学角度对刘慈欣作品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因此,本文将针对刘慈欣作品中获奖水平最高,情节和语言运用最引人入胜的《三体》三部曲来进行研究,针对其中出现的修辞现象,进行分类,并结合语言学、修辞学等基础理论,采用语料统计法、文献研究法、描写与解释等研究方法对语料进行分析,进而探析刘慈欣语言修辞的特色,力图对刘慈欣小说语言中的修辞特色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在分析《三体》三部曲修辞现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刘慈欣综合运用了大量的语音、词汇、句子和修辞格等修辞手段,这些修辞手段在文中交错使用相互联系,使文章生动的同时又提高了其艺术的表现力,反映出刘慈欣独特的语言驾驭本领。所以论文就围绕语音修辞、词汇修辞、句子修辞和修辞格这四个方面来对作品中出现的修辞现象进行描写和阐释。整篇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刘慈欣作品概说、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语料的来源说明;第二部分,从语音修辞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文本中出现的叠音词、拟声词,双声词和叠韵词的运用,并对其产生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的修辞效果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从词汇修辞的角度出发,对作品中出现的各种词语修辞进行探讨,如词语的精确使用,颜色词的使用特点及功能,以及熟语的运用和四字格词语运用特色进行分析,发现作者创作注重言简义丰,合理的语言运用增添了科幻小说的文采。第四部分,从句子特点上看,就文本中出现的各种带有修辞现象的句子进行细致分类,分析文中的句子特色,从长短句、整散句、“把”字句“被”字句、疑问句和祈使句,这几种句式和句子类型的选用原因和修辞特色进行细致地分析,此外还分析了词语内部的超常搭配,从这两大个方面来分析小说语言的句子修辞特色;第五部分,则全面的分析了小说中出现的修辞格,并对出现的较多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格较为详细地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并指出文章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翔;;从刘慈欣作品看中国科幻小说的语体特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2期

2 李宏伟;秦广明;;先锋小说中的词语超常搭配现象探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吴岩;方晓庆;;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志平;《三体》比喻修辞研究[D];阜阳师范学院;2017年

2 赵彦琴;刘慈欣科幻小说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3 李云;阿瑟·克拉克对刘慈欣《三体》三部曲创作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6年

4 张诗悦;刘慈欣科幻小说创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5 高志立;刘慈欣科幻小说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6 王莹;中国科幻小说美学特征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

7 韩[;刘慈欣科幻小说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8 贺梦月;《红高粱》中色彩词应用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牛慧敏;迟子建小说语言的修辞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盼;向本贵小说语言特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83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683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f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