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基于话者指示性与移情的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31 18:48
【摘要】:自乔姆斯基(1981)提出管辖与约束理论以来,语言学家们对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诸多研究,其中对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的性质尤为关注。约束理论A规定照应语必须在其管辖域内受到约束。由于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可以在其管辖域外受到约束,因而违反了约束理论的A原则。文献中对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的研究主要分为句法研究与非句法研究,其中非句法研究包含语义和语用研究两个层面。HuangLiu(2001)认为汉语反身代词“自己”的用法主要为话者指示性用法,且话者指示性概念包含移情概念。而Oshima(2006)对话者指示性及移情用法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基于Oshima(2006)的研究,王莹莹和潘海华(2015)认为在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进行解释时应将其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划分为话者指示性用法及移情用法,两者不能混同。本文运用现代汉语语料库(Contemporary Chinese Corpus)对汉语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进行分析,基于话者指示性与移情的概念区分来探讨长距离反身代词“自己”在内涵语境中的用法,同时明确汉语长距离“自己”符合Sells(1987)话者指示性用法的语境,并运用具体语料对汉语长距离“自己”的性质如主语倾向性、阻断效应及涉己解等性质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与说明。本研究表明,话者指示性与移情用法在对汉语长距离“自己”进行解释时概念不能混同,两者对反身代词“自己”的性质有不同的解释作用,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有所区别。本文依据话者指示性理论探讨了话者指示性语境、不同人称代词语境及有来和去标记的语境中反身代词“自己”的用法和性质作一定的解释。其中话者指示性语境可分为内部说话者语境与外部说话者语境,在内部说话者语境中,反身代词“自己”有话者指示词用法和移情用法,而在外部语境中仅有话者指示性用法;人称代词语境主要分为第一、第二人称代词语境及第三人称代词语。在第一、二人称代词语境主要分析了“自己”在无主语语境和直接引语语境的用法,无主语语境中,反身代词“自己”既没有话者指示性用法也没有移情用法;在直接引语语境中,反身代词“自己”主要为话者指示用法,而没有移情用法;而第三人称语境中,“自己”有移情和话者指示性两种用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自己”在有“来”和“去”标记的语境中“自己”的用法。在有“来”标记的语境中,反身代词“自己”为涉己解,在此语境中既有话者指示性用法又有移情用法;而在有“去”标记的语境中,由于反身代词“自己”是涉实解,因而“自己”只有话者指示性用法,没有移情用法。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莹;潘海华;;汉语长距离“自己”的移情论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06期

2 刘悦明;;反身代词“自己”长距离回指阻断研究——句法语义界面视角[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郑众;刘振前;;影响汉语反身代词“自己”长距离照应的动词语义因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1期

4 栗爽;;“自己”语义所指的认知解释和语义限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刘礼进;;汉语句内代词所指解读的语用学视角[J];现代外语;2007年02期

6 刘礼进;;汉语反身代词长距离照应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习;2007年01期

7 那洪伟;;英汉照应语反身代词的对比分析[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柏灵;;“自己”的结构语义限制及其认知解释[J];汉语学报;2005年04期

9 金钟镐;略谈动词对“自己”长距离约束的制约作用[J];汉语学习;2003年04期

10 南潮;关于“自己”的照应问题探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2690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690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3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