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趋向补语单双音节的限制性条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13:58
【摘要】:本文在定量语料库研究的基础上,以“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为维度,以形式和意义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从认知语言学、语义范畴、传统的结构主义、语用学等角度,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配价分析法、变换分析法、句法成分分析法等,对限制趋向补语单双音节的条件进行具体的分析,并辅以数据统计来论证。对于趋向补语单双音节的限制性条件研究,全文共分五章内容来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陈述先行研究成果,确定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并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界定,建立定量语料库,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哪些条件对趋向补语的单双音节有限制作用。第二章从词性的角度,分析趋向补语前的动词和形容词对其单双音节的限制,主要是从动词和形容词的音节、动词的价能力和形容词的语义方面去探讨。趋向补语的单双音节受动词单双音节的限制较少,但单音节动词与趋向补语搭配程度要高于双音节(多音节)。趋向补语的音节不受二价动词的限制;趋向补语与一价动词搭配时,单音节的受限条件多于双音节;趋向补语与三价动词搭配受限最多。趋向补语与形容词搭配,限于双音节趋向补语“下去、下来、起来”和单音节趋向补语“上、过、出”这几个(形容词多为含有程度意义的“高、多”等词)。形容词具有正面积极意义(暖色调)时,多与“起来”搭配,反之则与“下来、下去”搭配。第三章从宾语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宾语的音节、语义关系和句法功能对趋向补语单双音节的限制。宾语的音节对趋向补语的音节几乎没有限制,主要是宾语的语义角色对趋向补语的单双音节有所限制。当宾语为施事成分,格式为“动词+趋向补语+宾语”时,趋向补语的音节只能为双;当宾语为受事且位于动词之后(动词+趋向补语+宾语)时,趋向补语大多为单音节。宾语的句法功能对趋向补语的单双音节限制也较小。第四章从趋向补语在句中的位置关系来进行分析,主要分为四个格式(动+趋、动+趋+宾、动+宾+趋、动+趋1+宾+趋2),并对其中的“动+趋+宾、动+宾+趋、动+趋1+宾+趋2”结构进行比较,探讨了结构之间能够互换的原因。第五章是从语义的角度来阐述,研究了趋向补语的语义指向、三种语义(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和其他意义分别对其单双音节的限制。当趋向补语的语义指向为施事动作,且趋向补语前的动词为不及物动词时(处所宾语除外),趋向补语的音节为双;而趋向补语的语义指向为施事动作,之前的动词不及物,后跟处所宾语时,趋向补语为单音节;当趋向补语的语义指向为受事主语,趋向补语的音节为单或双都可,但趋向补语音节为双的情况多于单。趋向补语表达结果义、状态义时,音节为双,表达开始义时,音节为单。
【图文】:

动词,双音节动词,结合能力


图2-1邋“上、出、起”位移趋向逡逑从②和③的对比,我们发现,“上、出、起”与动词结合能力最强:“起”“出”逡逑

趋向动词,“价”,情况,动词


亲遗产中继承下来的,五年前晚江偶然掸灰,发现柜子最高一层的酒瓶全是空角落那瓶还剩三分之一。(严歌苓《花儿与少年》)(继承[他,名酒])逡逑这一组的动词所联系的两个名词性成分都出现了,“学者们保存信息”“家固定名称”邋“他摘除鱼卵和鱼泡”“穗子妈落实想法”“他继承名酒”。逡逑第③组:三价动词逡逑(35)逦开始双方还有些用语不统一,如南方队员多用英语音译的术语,北方队员只用朝鲜语的术语,但一番交流下来,这个问题便不复存在。逡逑这一组的动词为三价动词,这种情况比较少。句中所出现的“交流”联系名词性成分有“南方队员”“北方队员”,另外一个名词由于说话双方都心领会而在句中被省略了。逡逑因此,,与双音节趋向动词“下来”搭配的动词大多为表示身体或者物体运含有[+方向][+位移][+持续][+停止]等意义的一价动词,一部分的二价动词和量的三价动词。其他双音节趋向动词的情况类似。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常红;白水振;;复合趋向动词中“去”的价值[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年06期

2 卫斓;;汉语趋向补语构式“动词+下来”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3 严伟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趋向补语的研究综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罗昕如;龚娜;;湘方言中的“V+X+趋向补语”结构——兼与晋方言比较[J];语文研究;2010年01期

5 弓月亭;;“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趋向补语统计研究[J];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黄玉花;;韩国留学生汉语趋向补语习得特点及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7年04期

7 杨德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动趋式研究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8 邢福义;“起去”的语法化与相关问题[J];方言;2003年03期

9 邢福义;“起去”的普方古检视[J];方言;2002年02期

10 王洪君;音节单双、音域展敛(重音)与语法结构类型和成分次序[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邓美琳;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开”的偏误研究[D];广州大学;2017年

2 李佰亿;汉语趋向补语的认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卢莉;趋向补语“下”的语法化过程及相关句法语义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段沫;“A+复趋”格式的句法语义特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曾小红;论“V上/下”[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98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698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