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基于《光明日报》的现代汉语日源新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14:53
【摘要】:中日文化交流已有2000年历史,文化的交流必然带来语言的接触,中日两国以汉字为媒介进行语言交流。近代以前的语言交流主要是从汉语流向日语,近代以后,语言交流主要是从日语流向汉语。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与日本的交流更加频繁,在网络,报纸中经常出现来自日本的新词语。但是至今为止,现代中日交流都是具体词语的交流研究,其中以媒体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并不多,日源新语在现代汉语中如何使用,给汉语带来怎样的影响等进行大范围的考察变得很有必要。因此本论文以《光明日报》为语言资料对现代汉语中的日源新词进行考察。本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中日间有关于语言交流的研究很早就受到中日两国研究者的注目,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成果并没有期待中的那么多。虽然有关于具体词语及整体趋势的研究,但是以报纸为研究对象的使用状况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论文以被誉为三大报纸之一的《光明日报》为语言资料,从《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中抽取的300个词语输入到2010年到2018年的《光明日报》数据库中,从而调查日源新词在《光明日报》中的使用情况。第二章,从词性,使用领域,语种,字数,使用频率上分析《光明日报》中日源新语的使用特征。其中名词,动词使用的最多。词性上分为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其中名词和动词使用最多。使用领域上分为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社会现象,文艺,年轻人文化,健康管理,运动,环境这几方面来考察,其中,日常生活和经济领域使用多。语种上分为和语,汉语,外来语,混种语来分析考察。字数上分为一字词语,二字词语,三字词语,四字词语来考察。使用频度划分为100次以上,10次以上,1次以上,并对使用频度高的词汇进行了调查。第三章,从词形和意义变化上对日源新词特征进行了考察。词形上吸收了日语同形词的同时也吸收了音译,意译,构词要素构成的词汇。意义上,从无词义变化,意义扩大,意义缩小,意义转移四个方面进行考察。第四章,从日源新词的使用原因及日源新词的使用对现代汉语的影响进行考察。日源新词的使用原因从语言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来考察。日源新词使用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从词汇的多样化和构词法的多样化两方面来考察。最后,总结本论文考察的结果,反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点,提出今后的研究课题。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3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凡夫;;黄遵宪诗与近代中日间的语言互动[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年04期

2 李谊;张玉铎;;网络视阈下“萌”的受容轨迹及语义演变的探讨[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年04期

3 邹嘉彦;游汝杰;;汉语新词与流行语的采录和界定[J];语言研究;2008年02期

4 张广平,张庆盈;汉语中的日语语汇及对汉语的影响[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5 郭伏良;从人民网日本版看当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J];汉语学习;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江萍;汉语中日语借词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9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709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c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