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量度形容词模糊量及其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13:16
【摘要】:语言的模糊性产生不是单纯的语言问题,而是结合了主观、客观世界和语言符号而产生的。语言的模糊性是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和语言符号这三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量度形容词是指陆俭明在《说量度形容词》中提出的大、长、高、宽、厚、深、粗、重、远、快、早、贵、多;小、短、低(矮)、窄、薄、浅、细、轻、近、慢、晚(退)、贱(便宜)、少共13对具有量度特征的词语。量度形容词模糊量及其变化研究主要建立在原型范畴理论背景之下,本文认为量度形容词是一个具有家族相似性而边界模糊的群体,其内部成员有着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在此背景下,首先认定量度形容词具有空间维度的特征,根据每个词组的维度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原点空间、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及特定空间五种。由于量度形容词可以表达空间维度,且量度形容词的原始域为空间域,经过隐喻投射,形成了域的投射变化。空间域可以向时间域、年龄域、感觉域、颜色域、程度域、情感域、数量域、认知评价域投射,形成多重量度形容词模糊量变化形式。量度形容词的模糊量有多种变化类型:一种是内部的形式变化,在基本式的基础上,可以形成修饰语+基本式、基本式重叠、基本式+词缀几种形态。同时量度形容词模糊量变化类型也是多样的,有转移、增减、色彩义变化、虚实化变化、强弱态变化五种类型。模糊量的变化不是随意的,制约量度形容词模糊量及其变化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种。一是话语内部结构搭配因素,二是语用环境因素,三是社会环境因素,内部搭配中包括搭配结构、搭配名词和特定搭配对象的不同。结构不同所形成的模糊量不同,名词的变化导致模糊量不同,特定的成对搭配对象也会导致模糊量的变化。语用环境中主要包含语境中使用不平衡和量度形容词内部的模糊量不平衡,导致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使用频率不平衡,情感倾向也不平衡。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科技发展因素,这三种因素最终也制约了量度形容词模糊量的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46
【图文】:

柱状物,词语


逦^逡逑图2.7逦图2.8逡逑“粗/细”这一组词多为柱状物体的词语,但是柱状物体的高矮并非重点,逡逑重点是其横向平面的大小。形容一棵树的粗细,与树的高度无直接关系,形容一逡逑支笔的粗细,与笔的长度无关,所以,粗细是指柱状物品横截面的大小。但是也逡逑9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仝国斌;;量度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表达[J];殷都学刊;2014年04期

2 熊仲儒;;量度范畴与汉语形容词[J];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03期

3 程邦雄;危艳丽;刘海咏;;现代汉语模糊小量的语用文化特征[J];语言研究;2010年03期

4 刘大为;;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上)[J];当代修辞学;2010年03期

5 张志军;孙敏庆;;俄汉语“深/浅”空间维度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中国俄语教学;2009年03期

6 张菲霏;张黎;;“名词+量度形容词”结构研究[J];文教资料;2009年18期

7 邢福义;;测估词语+反义AA[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1期

8 江蓝生;;概念叠加与构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对称的解释[J];中国语文;2008年06期

9 陈玉洁;;量名结构与量词的定语标记功能[J];中国语文;2007年06期

10 唐琼玲;;“大”、“小”隐喻英汉对比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兰佳睿;现代汉语心理动词的量性特征[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天龙;量度形容词“大”、“小”的句法语义属性及不对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杨荣华;“大/小”的对称与不对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香;现代汉语形容词分类及相关句法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9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719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8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