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伊朗伊斯法罕的汉语教学调查情况

发布时间:2020-07-28 23:09
【摘要】:本论文主要是对伊朗境内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伊斯法罕国际汉语教学状况的微观调查,但选题的出发点却出于更为宏观的考虑。伊朗一直面临着经济发展的困境,中伊关系的发展对伊朗逐渐走出经济困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伊两国关系自伊朗建国至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此外,自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社会经济发展构想以来,伊朗无论是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的重要参与者和沿线国家,还是作为中国的亲密伙伴,都将积极地拥护并投入到这一经济构想的建设中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同于以往单纯的中伊经贸合作,而是深入的合作共赢的、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的交往,其必将极大程度上提高双方往来的层次,丰富交往的内容,在此意义上,汉语的深入推广将为“一带一路”构建更为高层次、高水平的相互交流交往的平台提供先决条件。由此可见,国际汉语教学在伊朗有着深厚的发展基础和十分广阔的需求市场。本论文对伊斯法罕市国际汉语教学的现实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以期观一斑而见全豹,以此了解伊朗国际汉语教学的整体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并从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具体来讲,本文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伊斯法罕市国际汉语教学的现实状况进行了研究和调查:(一)综述概况。对伊斯法罕市汉语教育的总体状况进行了介绍,包括吉哈德学院和伊斯法罕大学两所机构。(二)现状调查(以伊斯法罕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包括师资、课程安排、教材、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状况等各方面的调查,具体分析了伊斯法罕大学汉语教学情况。(三)对伊斯法罕地区汉语教学的反思。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和政府三方面具体分析伊斯法罕地区汉语教育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针对这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95
【图文】:

学习汉语,学生人数,一览表,中文


例如最近7年在伊斯法罕市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共计6840人,年学习人数统计见下表:逡逑表3-1在“伊斯法罕”自2010学习汉语的人数情况一览表?逡逑2010邋2011逦2012逦2013逦2014逦2015逦2016逦2(学生)43逦92逦114逦49逦118逦90逦106

德学,对象,问卷调查,大学


逦女逡逑图4-1伊斯法罕大学及吉哈德学院学生对象逡逑图4-1显示了问卷调查对象的人数和性别。共有16人来自伊斯法罕大学,其中包括逡逑6名男学生和10名女学生。另外21名学生来自吉哈德学院,其中包括7名男学生和14逡逑名女学生。可见,两种汉语教学机构中,都是女性占多数。逡逑25逡逑

德学,汉语,大学,学生学习


逦35-40逦芎邋40逡逑图4-2伊斯法罕大学及吉哈德学院学生年龄逡逑图4-2显示了伊斯法罕大学和吉哈德学院两所学校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首先,伊斯逡逑法罕大学共有16名学生,20岁到25岁的学生共有5人,25岁到30岁的学生共有10人,逡逑30岁到35岁之间的学生1人。在吉哈德学院,一共有21名学生,低于20岁的有1人,逡逑20岁到25岁的学生共有10人,25岁到30岁的学生共有5人,30岁到35岁之间有2人,逡逑35岁到40岁有2人,超过40岁有1人。可见,吉哈德学院——吉哈德学院的汉语学习逡逑者年龄比伊斯法罕大学的要年轻5岁。逡逑■伊斯法罕大学■吉哈德学院逡逑17逡逑|邋I逡逑0■邋0■邋0邋0邋0邋0邋■0邋■0邋N。逡逑<1逦1-2逦2-3逦3-4逦4-5逦5-6逦S6逡逑图4-3伊斯法罕大学及吉哈德学院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逡逑图4-3显示伊斯法罕大学和吉哈德学院两所学校汉语专业或课程的学生学习汉语的逡逑时间。在吉哈德学院,有4名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少于一年,17名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逡逑介于一年到两年之间。另外在伊斯法罕大学学习汉语时间4-5年的学生有6人,5-6年的逡逑26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瑞海(RehamAbuShhadeh);阿拉伯国家汉语教学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高敏;泰国罗勇府公立高中汉语国际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渤海大学;2014年

3 范文静;塔吉克斯坦语言政策及其对语言教育的影响研究初探[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许金莉(Herlita Dewi Hie);印尼邦加岛两所高中的汉语教育现状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5 纳莎丽;伊朗汉语初级水平的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分析[D];云南大学;2012年

6 赵丹;尼泊尔汉语教学情况调查报告[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珂;蒙古国立大学中文系汉语教学状况调研报告[D];山东大学;2010年

8 周思远;关于伊朗汉语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D];吉林大学;2010年

9 代存美;非汉语环境中个体因素与汉语学习差异[D];山东大学;2008年

10 艾少伟;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伊文化交流[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73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773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a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