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英汉学术书评中模糊赞扬的人际意义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1 10:45
【摘要】:模糊语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商务谈判、新闻、广告、日常交流等,学术书评也不例外。学术书评作为一种传播和评价他人研究的文体,不仅为评论家的发声提供了渠道,也是读者甄选心仪之书的重要依据。通过使用模糊赞扬,学术书评作者一方面表明了对书籍内容的价值认可和对潜在读者的宣传,另一方面体现了与原作者以及潜在读者的人际互动,实现了特定的人际功能。因此,英汉学术书评中模糊赞扬的人际意义值得广泛关注。本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马丁的评价理论。人际功能作为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之一,主要指在言语活动中,人们如何借助语气、情态的手段达到交际目的。评价理论继承和发展了系统功能语法,通过不同的语言资源表达对事物的态度、鉴赏和判断。本研究分别选取了2013年至2017年发表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权威期刊中的英汉学术书评各25篇自建语料库,采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旨在对比研究英汉学术书评中模糊赞扬的人际意义并回答以下问题:(1)英汉学术书评中模糊赞扬的使用频率和分布特点是什么?有何异同?(2)英汉学术书评中模糊赞扬是通过哪些语言形式来表征的?有何异同?(3)英汉学术书评中模糊赞扬的运用是如何表达人际意义的?有何异同?研究发现:第一,英汉学术书评中均含有丰富的模糊赞扬,主要分布在评价部分,并通过语气、情态和评价的语言形式来表征。第二,为增加其客观性和可信度,英汉学术书评中第三人称的使用均大于第一和第二人称。第三,英汉学术书评中情态化的使用均大于意态化以防止对书籍的宣传过于绝对化。第四,英汉学术书评中,语势资源的使用均大于聚焦资源,最大限度地把读者拉入评论者的价值立场。英汉学术书评中模糊赞扬的使用也有差异:第一,尽管英汉学术书评者均想与原作者和读者保持和谐关系,但英文书评者更偏爱中值情态词而中文书评者更偏爱低值情态词。第二,英文书评者使用了更多的对话开放资源而中文书评者使用了更多的对话收缩资源。这说明英文评论者更倾向于体现其对读者声音的更多兼容,而中文评论者更偏向于压缩其他声音来突显自己的权威姿态。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36;H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红;顾敏;张颖;;政治访谈节目中模糊限制语的语境顺应[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张德禄;;马丁的语类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10期

3 刘世铸;;评价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年05期

4 黄萍;;法律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以中文判决书为例[J];学术交流;2010年02期

5 管淑红;;学术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功能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陈_g;胡芳;;英语学术书评中人际意义的对话性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7 唐丽萍;英语学术书评的评价策略——从对话视角的介入分析[J];外语学刊;2005年04期

8 李茹;论言语中的Hedges[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10 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袁美珍;访谈节目主持人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D];华侨大学;2017年

2 徐雯倩;英汉语言学书评中的评价资源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张芳;英语语言学书评中的介入资源[D];山东大学;2014年

4 张志敏;中英文食品广告语篇中的评价资源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5 金玲;英文汽车广告语中模糊语的人际意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阎燕;中英新闻报道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7 晁凡;美国网络新闻英语中的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8 张娜;英汉语言学书评评价资源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叶琳;英语学术书评中情态的功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88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788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6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