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动词“跑”多义性的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3:22
【摘要】:多义词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一个词在刚出现的时候,往往只包含着一层词义,但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发展,新事物涌现,产生新的语言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导致了词汇意义的拓展或延伸。对于词义的发展与变化,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在谈论词义变化的原因时,更多地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历史的、社会的因素只能说明词义变化的必要性,而认知因素说明词义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作为一种人类语言存在的普遍现象,一词多义体现了人们的认知规律。词汇的延伸义与人类认识世界和人类与外界互动是密切相关的,是人类认知的结果。认知理论能够从多义词的内部结构探讨它的生成机制,对多义词的产生和发展更具解释力。认知研究给多义词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视野。一词多义是认知的词汇语义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意义之间的连接机制更是多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释一词多义成为一个热点,包括以原型范畴理论为依据解释一词多义,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转喻与一词多义等等。也有从意象图式出发解释一词多义,但都集中在介词之上。实际上,意象图式作为人类一种普遍的认知现象和能力,具有比较普遍的解释力。本文以汉语动词“跑”为例,基于意象图式理论,试图研究以下问题:1)汉语动词“跑”的多义网络是如何呈现的?2)“跑”各个义项中所包含的意象图式是什么?3)“跑”的各项意义之间如何相互连接?通过对汉语多义动词“跑”在词典中的释义以及语料库中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整理空间运动动词“跑”的10余种不同意义,并基于意象图式对“跑”的不同义项进行了分析与解释,发现动词“跑”的多义网络是一个以“跑”的中心义(“快速移动”)为基础的辐射结构。“跑”的不同意义中包含若干意象图式,且意象图式与单个词义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从本文的分析可知,动词“跑”的多义网络包含三个意象图式:路径图式(S1,S3),吸引-路径图式(S2),容器-路径图式(S4,S5)。动词“跑”的“快速移动义”与其他各个义项联系最多,因此成为该多义网络中的基本义或中心义。相应的,与该中心义相关的路径图式即为动词“跑”多义网络中的基本意象图式。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跑”不同意义之间的连接方式,即转喻、隐喻、同位类推和专指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H14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辉;孙宗美;;21世纪汉语动词分类标准问题研究综述[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2 王永娜;;“长短”“齐整”特征制约下的汉语动词的语体等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年05期

3 马书东;梁君英;;汉语动词复现中时与空的互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02期

4 许柏琳;;英汉语动词语法功能对比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2年07期

5 刘文正;;汉语动词的立类问题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田铁;;汉语动词论元增容即词类活用之一种[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7 张会森;俄语与汉语动词体的对比(功能和用法)[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8 战庆胜;;“御览”用法浅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1988年Z1期

9 柳忠贤;浅谈汉语动词英译[J];十堰大学学报;1988年00期

10 卢润莲;说“却”——兼谈“却”的翻译[J];语言与翻译;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税昌锡;;汉语动词的事态结构[A];《国际汉语学报》第6卷第1辑[C];2015年

2 孙文统;;汉语动词复制句中的附加语控制研究[A];《国际汉语学报》第6卷第2辑[C];2016年

3 冀铁亮;孙薇薇;穗志方;;语言学与统计方法结合建立汉语动词子类框架类型集[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韩习武;刘春阳;;汉语动词次范畴化的形式描写[A];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郑定欧;;汉语动词词汇语法[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6 张昱琪;周强;;大规模真实文本中汉语动词语法搭配模板的自动识别[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陈永香;朱莉琪;;学步儿可利用身体部位信息加速口语动词的再认[A];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C];2015年

8 郭伏良;李开明;;汉语——修纳语动词对比研究[A];《国际汉语学报》第6卷第2辑[C];2016年

9 熊礼淼;;V+(的)+N偏正结构中“的”的隐现[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哈尔滨学院副教授 周晓燕;“怼”还是“?”?[N];语言文字报;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朴彩Y=;汉韩对比视角下的汉语动词分类及其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2 康丽影;汉语动词“想”的句法语义研究及其俄语表达式[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晓杨;汉语动词“跑”多义性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4 刘俊;泰国高中生学习汉语动词重叠式的偏误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5 姜宇航;《商业沟通与分析》一书中各类词性转为汉语动词的汉译实践报告[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6 李s鷖

本文编号:2793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793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7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