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恐怕”类词语的多角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09:07
   现代汉语中表示“恐怕”的词语有:“恐”“怕”“恐怕”“怕是”“怕不是”“怕不”“怕不的”“怕敢”“怕莫”等。本文选取高频使用的“恐”“怕”“恐怕”“怕是”“怕不是”,将其称为“恐怕”类词语。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现代汉语“恐怕”类词语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这一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采用的方法,最后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对“恐怕”类词语的语法分布进行考察,包括考察“恐怕”类词语的句法分布、与“恐怕”类词语共现的成分以及其对句类、时体、文体的选择。第三章:主要从语用角度对“恐怕”类词语进行详细考察,从传信范畴对“恐怕”类词语进行分析,发现其在传信时信实度存在细微差异;在传信时多数为主观传信,因此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在传信时的信息安排上具有凸显焦点作用。第四章:主要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此类词的演变路径和演变机制。“恐”“怕”“恐怕”“怕是”“怕不是”这五个词语的历时演变路径不尽相同,“恐”在上古时期就已有作为副词使用例子,而“怕是”“怕不是”则要到中古时期才出现。因此,“恐怕”类词语的语义演变经历了不同而漫长的过程。第五章:从语言的共性角度出发,以英语中的“I’m afraid”“I am afraid”“I fear”与汉语的“恐怕”进行对比,以此研究表示“害怕”义的词语在虚化成为副词的过程及用法上的共性和异性。第六章总结全文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4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和目的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1 传信范畴研究现状
        1.2.2 “恐怕”类词语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1.5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恐怕”类词语的语法分布
    2.1 “恐怕”类词语的句法分布
        2.1.1 “恐”“怕”的句法分布
        2.1.2 “恐怕”的句法分布
        2.1.3 “怕是”“怕不是”的句法分布
        2.1.4 小结
    2.2 与“恐怕”类词语共现的成分
        2.2.1 与语气词共现
        2.2.2 与否定副词共现
        2.2.3 与语气副词共现
        2.2.4 小结
    2.3 “恐怕”类词语对句类、事件、文体的选择
        2.3.1 “恐怕”类词语对句类的选择
        2.3.2 “恐怕”类词语对已然/未然事件的选择
        2.3.3 “恐怕”类词语对文体的选择
        2.3.4 小结
第三章 传信范畴下的“恐怕”类词语
    3.1 “恐怕”类词语的信实度
    3.2 “恐怕”类词语的交互主观性
        3.2.1 推测评判作用
        3.2.2 缓和语气作用
        3.2.3 建立“即时联盟”
    3.3 “恐怕”类词语的信息安排
    3.4 小结
第四章 “恐怕”类词语的历时考察
    4.1 “恐”“怕”的历时考察
        4.1.1 上古时期的“恐”“怕”
        4.1.2 中古时期的“恐”“怕”
        4.1.3 近代时期的“恐”“怕”
        4.1.4 小结
    4.2 “恐怕”的历时考察
        4.2.1 中古时期的“恐怕”
        4.2.2 近代时期的“恐怕”
        4.2.3 “恐怕”的词汇化发展动因
    4.3 “怕是”“怕不是”的历时考察
        4.3.1 中古时期的“怕是”“怕不是”
        4.3.2 近代时期的“怕是”“怕不是”
        4.3.3 “怕是”“怕不是”词汇化发展动因
    4.4 小结
第五章 “恐怕”类词语的跨语言考察
    5.1 跨语言中的“恐怕”类词语
    5.2 “恐怕”类词语的英汉对比研究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可能的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思旭;;三音节固化词语“X不是”的表义倾向及词汇化[J];世界汉语教学;2017年01期

2 杨贝;;汉语认识情态表达“可能”“也许”“大概”“恐怕”用法对比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3 马真;;说说目前辞书的释义[J];辞书研究;2016年05期

4 魏雪;曾传禄;;揣测副词“敢是”“怕是”的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9期

5 江蓝生;;超常组合与语义羡余——汉语语法化诱因新探[J];中国语文;2016年05期

6 张谊生;;揣测与确信评注的兼容模式及其功用与成因[J];世界汉语教学;2016年03期

7 高增霞;;从互动角度看“吧”的使用[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8 胡振远;;《好逑传》是非问及揣测问考察——兼与《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元曲选》宾白比较[J];怀化学院学报;2015年12期

9 刘志芳;;汉语史中“怕”对“惧”的历时替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10 赵春利;孙丽;;句末助词“吧”的分布验证与语义提取[J];中国语文;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田;现代汉语语气副词情态类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樊青杰;现代汉语传信范畴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亚丽;现代汉语传信副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戈雅;中意或然类语气副词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3 王亚群;“怕是”“怕不是”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凯凯;传信范畴下现代汉语确定义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5 马丹;“大约”类或然语气副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2010年

6 惠敏;语气副词“恐怕”的多角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丁杰;现代汉语“幸亏”类语气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朱宁;价值判断语气副词表达功能中的锚定效应[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9 朱丽;揣测语气和揣测语气副词[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姚杰;或然类语气副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29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29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