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0:47
   话语标记是在口语交际中常见的现象。本文以现代汉语话语标记“话说回来”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形式、句法、语用多方面对其进行考察。全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为引言。总体介绍了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概况,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话说回来”的形式及句法特点。分析了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形式和句法特点。第三章为“话说回来”与关联词语的组合。分析了与单个关联词语的组合和配对关联词语的组合及其理据。第四章为“话说回来”的语用功能。语用功能包括语篇功能和情态功能。其语篇功能主要有补充求同、转折否定、推导演绎、概括总结、转移话题和延缓语流。情态功能主要从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为“话说回来”的形成过程。经研究发现,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经历了从习语化到认知性插入语,再到标记化的过程。第六章为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同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46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
        1.1.1 国外话语标记研究
        1.1.2 国内话语标记研究
        1.1.3 国内关于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研究
    1.2 话语标记的界定
        1.2.1 话语标记的定义
        1.2.2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界定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本文创新之处和语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1.3.3 语料来源
2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形式及句法特点
    2.1 形式特点
        2.1.1 变体形式
        2.1.2 共现成分
    2.2 句法特点
        2.2.1 句类分布
        2.2.2 句法位置
3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与关联词语的组合
    3.1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和单个关联词语的组合
        3.1.1 与转折关联词语的组合
        3.1.2 与递进关联词语的组合
        3.1.3 “话说回来”与单个关联词语组合的理据
    3.2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和配对关联词语的组合
        3.2.1 与表假设的配对关联词语组合
        3.2.2 与表其他关系的配对关联词语的组合
        3.2.3 “话说回来”与配对关联词语组合的理据
4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语用功能
    4.1 “话说回来”的语篇功能
        4.1.1 转折否定功能
        4.1.2 补充求同功能
        4.1.3 推导演绎功能
        4.1.4 概括总结功能
        4.1.5 转移话题功能
        4.1.6 延缓语流功能
    4.2 “话说回来”的情态功能
        4.2.1 “话说回来”的主观性
        4.2.2 “话说回来”的交互主观性
5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形成过程
    5.1 短语“话说回来”的形成
    5.2 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形成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雪燕;王燕;;曲靖方言话语标记“是啦”[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06期

2 杨学江;;话语标记在中日话题转换中的使用探讨[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3 杨学江;盖虹;;中日话语标记分析[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4 韩笑;;话语标记“话说回来”的语篇功能[J];文教资料;2017年10期

5 王舒曼;;浅谈话语标记“你说”[J];唐山文学;2018年06期

6 周振峰;;话语标记“你看”及其演变过程之辩[J];华中学术;2016年02期

7 何潇;;“好”类话语标记研究[J];华中学术;2016年04期

8 张黎;袁萍;高一tD;;汉语口语话语标记成分统计分析[J];中国语言学报;2016年00期

9 潘先军;;第二人称话语标记及话语标记教学[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6年00期

10 孙利萍;;汉语言说类话语标记的人际功能研究[J];励耘语言学刊;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周明强;;坦言性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A];第八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张黎;袁萍;高一tD;;汉语口语话语标记成分统计分析[A];中国语言学报(第十七期)[C];2014年

3 殷治纲;;话语标记的语用、心理和交际功能的交互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7)论文集[C];2017年

4 安娜;侯敏;;基于传媒语言语料库的话语标记自动识别与消歧研究[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曹佳鸿;;位于句首的“怎么”的语用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研究[A];2018年对外汉语博士生论坛暨第十一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8年

6 殷治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莉;赵刚;贾琦;;集体讨论中话语标记的汉日对比研究[A];汉日语言对比研究论丛(第6辑)[C];2015年

8 易美珍;;“我想”的语法化和功能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海玲;浅谈话语标记“可不是”(上)[N];语言文字周报;2016年

2 张海玲;浅谈话语标记“可不是”(下)[N];语言文字周报;2016年

3 董正存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话语标记: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重要内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丽艳;口语交际中的话语标记[D];浙江大学;2005年

2 于海飞;话轮转换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李秀明;汉语元话语标记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李咸菊;北京口语常用话语标记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张玉宏;汉语立法语篇的元话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徐欣;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小说语篇中话语标记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包敏娜;基于蒙古语影视剧语料库的话语标记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8 施仁娟;基于元话语能力的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陈睿;基于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话语标记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李丽娟;动词“看”“想”“说”“知道”为核心构成的话语标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晓晓;现代汉语“我保证”话语标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2 孟博文;自然口语中话语标记“嗯”“对”的非应答用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3 张影;现代汉语话语标记“说真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4 赵子伦;“你+看/想/说”类话语标记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考察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5 杨云秋;巴金“爱情的三部曲”中的话语标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6 宋敏慧;话语标记“怎么着”的多角度分析[D];郑州大学;2019年

7 胡梦君;话语标记“可不”“可不是”的形成及语用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8 李凌霄;话语标记“我说+语气词”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9 雷倩;新HSK听力会话话语标记与教学建议[D];兰州大学;2019年

10 侯钺沛;“算了”和“完了”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0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30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4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