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HSK书信体作文内容的构念效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16:25
   本研究旨在对HSK书信体作文内容的构念效度进行探索。我们根据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学生对书信体作文的把握,以及在规定时间内构思作文的思维特性以及成文的基本环节,参考作文整体评分的评分规则,制定了四个能够观测的自变量来预测因变量即作文内容构念:文体准确性、目的明确性、篇章连贯性、语言精准性,并为每一个观测变量制定了较详细的、更易把握的二级标准,将这些标准交由三位评分人员进行操作,对作文进行人工评分,得出分项评分的结果。将这些结果制成数据表格,然后运用SPSS和AMOS5进行建模以及计算,得出这四个观测变量对作文总体质量的预测能力。在建模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推测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完成后,再进行与实际数据的拟合,探究模型的准确性。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分组数据的拟合情况是有差异的,所以,在保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我们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多群组研究,探究数据组别的差异,并对探究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猜测。在探究组间差异时,我们由面到点,由粗到细,每一步的分析都在为下一步分析指明方向。同时,以考助学,将从分析考试结果过程中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反馈到实际教学中,为实际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考学相长,这样的建议由于具有数据的支撑,而更具有可信性,更具有导向作用。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本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研究方法、研究问题、语料来源等;第二部分介绍了验证性因素模型的构建及分析,研究该模型的目的在于探究四个观测变量对作文内容的预测能力以及群组间的差异;第三部分介绍了潜在变量分析模型的构建及分析;第四部分为结语。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尝试探索能反映HSK书信体作文内容的评分标准以及较为精准的分项指标。由于本研究属于实证研究,研究中所探索的问题可能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会涉及到,并把它作为常见的经验在教学中加以应用,或者已经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或者常识。但经验理论需要与现代科学的实证精神相结合,才能得出真理。针对数据的研究是为了验证经验,也是为了推翻经验而存在。在数据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可能会发现经验之外的结论,这两者,也就是本实证研究的意义所在。
【学位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H195
【部分图文】:

误差变量,父母


图 2图 2 所示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由于加入了误差变量设定了相应的路径系数,所以是可以进行计算的。研究者无需再修正指标值。一、《给父母的一封信》、《一封求职信》验证性因素模型检验图 2 所示的模型虽然能够进行运算,但数据总体较大,一些小的差异可能在大数据中被掩盖。为了增加数据的可信度,确认模型的准确性,我们将把数据分为不同组别,以部分数据来分别拟合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我们将《给父母的一封信》题目下的数据与模型相拟合,进行计算,如表 3 为《给父母的一封信》相关数据与模型拟合的结果:表 3 《给父母的一封信》模型拟合表统计检验量 适配的标准或临界值 检验结果数据 模型适配判断绝对适配度指数p 值 p>.05(未达显著水平) 0.811 是

路径图,男生,估计值,路径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一)男生组和女生组结构系数和截距相等模型检验结构系数(路径系数,外因变量对内因变量的回归系数)和截距(SEM 结型中回归方程式的截距)相等模型两个群组的所有回归参数与截距项设为相男生组的未标准化估计值的输出路径如图所示:

路径图,女生,估计值,路径


女生组的未标准化估计值的输出路径如图5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英;;英语写作中语言与内容的关系探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2 王艺璇;;HSK作文成绩与句子长度、复杂度及语法错误的相关性[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5年00期

3 张艳敏;王涛;侯旭;;基于语料库的二语写作句法复杂性测量因子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4 张建华;;TEM4听力测试构念效度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考试研究;2015年03期

5 安福勇;;不同水平CSL学习者作文流畅性、句法复杂度和准确性分析——一项基于T单位测量法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年03期

6 范劲松;季佩英;俞理明;;语言测试效度研究的另一视角:考试的因子结构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04期

7 赵佳;;语境策略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参花(下);2014年11期

8 黄志娥;谢佳莉;荀恩东;;HSK自动作文评分的特征选取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年06期

9 高怀勇;刘峰;戢焕奇;;语言测试构念效度理论:发展、贡献与挑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韩宝成;罗凯洲;;语言测试效度及其验证模式的嬗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翠丽(Teh Chui Lie);华文小学四年级学生马来文写作障碍补救教学的行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杨海浩;泰国学生初级汉语语言测试分析[D];云南大学;2016年

3 周佳俊;教师修正性反馈对留学生汉语写作的有效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4 刘明杨;高考作文自动评分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牛炜卿;基于HSK作文探析对外汉语中的修辞教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横田尚子;CSL中级日本学生读写认知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东;基于文本特征提取的汉语L2作文电子评分系统初探[D];南京大学;2013年

8 陈慰;基于自动评分系统的大学英语作文反馈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9 张强;基于图式理论的对外汉语高级写作教学设计[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张云;中国强交际语境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93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893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7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