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叫”介词化及其层次性
发布时间:2020-12-09 20:32
"教、叫"介词化的语义路径是:言说义→使役义→被动义;句法语境是:N1+教/叫+N2+V±N3。"教、叫"既与"被"构成被动介词的新老层次,又在历史、语义和用法方面彼此构成不同的层次。被动介词"教、叫"的新生动因是其语义特征因素、句法结构因素及其语用推理机制。"教"与"叫"又形成兴替,其动因源于各自源义及其虚化路径的繁简差异。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2013年04期 第82-87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叫”的介词化路径
(一) 从言说义到使役义
(二) 从使役义到被动义
二介词“被、教、叫”的层次性
(一) “被”与“教/叫”的层次
(二) “教”与“叫”的层次
(三) “教”与“叫”的混同
三介词“教/叫”的层次形成动因
(一) 新生的动因
(二) 兴替的动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的话”的话题标记功能及相关问题讨论[J]. 谢晓明,陈琳. 语文研究. 2012(04)
[2]汉语限域性介词[J]. 何洪峰. 语言研究. 2012(04)
[3]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J]. 江蓝生. 中国语文. 2012(04)
[4]《去语法化》评介[J]. 杨坤,文旭.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03)
[5]动词“去”向处所介词语法化的终止与回归[J]. 何洪峰. 语言研究. 2011(02)
[6]国外语法化研究中的争论[J]. 张秀松. 语文研究. 2011(01)
[7]被动标记“叫”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J]. 李崇兴,石毓智. 古汉语研究. 2006(03)
[8]试论汉语被动标记产生的语法动因[J]. 何洪峰. 语言研究. 2004(04)
[9]“叫”的兴起与“教”的衰落[J]. 张焕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4(01)
博士论文
[1]近代汉语表使役与表被动的“教/叫”字句研究[D]. 朴乡兰.北京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07428
【文章来源】:语言研究. 2013年04期 第82-87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教、叫”的介词化路径
(一) 从言说义到使役义
(二) 从使役义到被动义
二介词“被、教、叫”的层次性
(一) “被”与“教/叫”的层次
(二) “教”与“叫”的层次
(三) “教”与“叫”的混同
三介词“教/叫”的层次形成动因
(一) 新生的动因
(二) 兴替的动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的话”的话题标记功能及相关问题讨论[J]. 谢晓明,陈琳. 语文研究. 2012(04)
[2]汉语限域性介词[J]. 何洪峰. 语言研究. 2012(04)
[3]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J]. 江蓝生. 中国语文. 2012(04)
[4]《去语法化》评介[J]. 杨坤,文旭.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03)
[5]动词“去”向处所介词语法化的终止与回归[J]. 何洪峰. 语言研究. 2011(02)
[6]国外语法化研究中的争论[J]. 张秀松. 语文研究. 2011(01)
[7]被动标记“叫”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J]. 李崇兴,石毓智. 古汉语研究. 2006(03)
[8]试论汉语被动标记产生的语法动因[J]. 何洪峰. 语言研究. 2004(04)
[9]“叫”的兴起与“教”的衰落[J]. 张焕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4(01)
博士论文
[1]近代汉语表使役与表被动的“教/叫”字句研究[D]. 朴乡兰.北京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07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907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