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苦”词群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2 04:17
“苦”和“bitter”分别是汉英语言中相对应的基本味觉词之一,最初都表达与味觉有关的词义。而味觉体验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表达的需要,“苦”和“bitter”的语义不断丰富,可用于指称不限味觉的各种不同范畴的事物。“词群”则是词汇因词形或词义上具有共同特点而聚集成的“群”,通过词群的研究,我们可以藉此类语境从微观角度发掘“苦”和“bitter”的词义生成理据及其背后的思维文化特点。总之,本文以汉英“苦”词群和“bitter”词群为研究对象,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原型范畴理论和文化语言学对其展开隐喻认知对比分析,并探讨“苦”和“bitter”的隐喻成因。本文首先综合多部词典,分别对“苦”和“bitter”的词典释义进行归纳、梳理,根据历史考察,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拟构各义项的引申关系,同时给予简单的比较。在此基础上,穷尽式搜集整理汉英“苦”词群语料,以“苦”和“bitter”的基本义、引申义为语义原型,分别对“苦”词群和“bitter”词群的语义范畴进行分析归类,并对汉英“苦”词群语义扩展细化过程中涉及的隐喻进行分析对比。我们发现汉英“苦”词群...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理由及意义
0.1.1 选题理由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0.2.1 概念隐喻理论相关研究
0.2.2 词群相关研究
0.2.3 语言学视角下汉英“苦”的研究概况
0.3 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
第一章 “苦”和“bitter”的义项对比分析及汉英“苦”词群的语义范畴分析
1.1 汉语“苦”的义项分析和“苦”词群的语义范畴划分
1.1.1 汉语“苦”的义项分析
1.1.2 汉语“苦”词群的语义范畴分析
1.2 英语bitter”语义分析和“bitter”词群语义范畴划分
1.2.1 英语bitter”语义分析
1.2.2 英语“bitter”词群的语义范畴分析
1.3 汉语“苦”和英语“bitter”的语义对比分析
1.3.1 “苦”和“bitter”的语义相同处
1.3.2 “苦”和bitter“的语义相异处
1.4 小结
第二章 汉英“苦”词群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2.1 “苦”词群的隐喻认知分析
2.1.1 “苦”词群中双音节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2.1.2 “苦”词群中的熟语隐喻认知分析
2.2 英语“bitter”词群的隐喻认知分析
2.2.1 “bitter”词群中的短语隐喻认知分析
2.2.2 “bitter”词群中的习语隐喻认知分析
2.3 “苦”和bitter”隐喻认知异同分析
2.3.1 相同之处
2.3.2 不同之处
2.4 小结
第三章 汉英“苦”词群的隐喻认知异同成因分析
3.1 “苦”词群与“bitter”词群的相同隐喻成因
3.1.1 身体体验的相似性
3.1.2 苦味的生理体验的相同性
3.1.3 相同生理机制下的通感
3.2 “苦”词群与“bitter”词群的不同隐喻成因
3.2.1 汉英思维认知方式的不同
3.2.2 中西方文化观念差异的影响
3.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苦文化”的哲学浅述[J]. 陈一龙. 艺海. 2016(07)
[2]味觉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以“Sweet/甜”与“Bitter/苦”为例[J]. 彭志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2)
[3]中西方古代诡辩思想探析[J]. 孙长青.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4]基于味觉域的汉英物性形容词语义重合度研究[J]. 唐树华,田臻.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05)
[5]五味与五行配属理论新解[J]. 曹大明,路玫. 中医学报. 2012(03)
[6]英汉语味觉词语情感隐喻认知对比[J]. 胡广耀. 考试周刊. 2012(08)
[7]汉英“苦”味觉概念隐喻的差异性分析[J]. 胡倩.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07)
[8]汉语味觉词研究综述[J]. 姜晓. 社会科学家. 2010(03)
[9]隐喻研究观点综述[J]. 刘芳. 考试周刊. 2010(02)
[10]五味之名及其引申义[J]. 蒋绍愚.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博士论文
[1]“五味”理论溯源及明以前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之研究[D]. 张卫.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
硕士论文
[1]古典时代智者学派的教育观研究[D]. 李娅囡.山西师范大学 2016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味觉词研究[D]. 陈粟.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汉英“脑”词群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 于芳.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4]概念隐喻理论下英汉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D]. 邵新.东北农业大学 2012
[5]汉英味觉词“苦”和“bitter”词义引申比较[D]. 马晓冉.兰州大学 2012
[6]先秦汉语味觉词研究[D]. 潘青艳.山东师范大学 2011
[7]味觉形容词的句法特征和语义属性研究[D]. 丁慧.上海师范大学 2010
[8]汉英“味觉”类词语对比研究[D]. 尹文婷.云南师范大学 2009
[9]汉语饮食味觉词语及其文化义探析[D]. 张军.内蒙古大学 2008
[10]孟子的“大丈夫”思想及其核心概念[D]. 姜碧纯.上海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52632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理由及意义
0.1.1 选题理由
0.1.2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0.2.1 概念隐喻理论相关研究
0.2.2 词群相关研究
0.2.3 语言学视角下汉英“苦”的研究概况
0.3 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
第一章 “苦”和“bitter”的义项对比分析及汉英“苦”词群的语义范畴分析
1.1 汉语“苦”的义项分析和“苦”词群的语义范畴划分
1.1.1 汉语“苦”的义项分析
1.1.2 汉语“苦”词群的语义范畴分析
1.2 英语bitter”语义分析和“bitter”词群语义范畴划分
1.2.1 英语bitter”语义分析
1.2.2 英语“bitter”词群的语义范畴分析
1.3 汉语“苦”和英语“bitter”的语义对比分析
1.3.1 “苦”和“bitter”的语义相同处
1.3.2 “苦”和bitter“的语义相异处
1.4 小结
第二章 汉英“苦”词群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2.1 “苦”词群的隐喻认知分析
2.1.1 “苦”词群中双音节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2.1.2 “苦”词群中的熟语隐喻认知分析
2.2 英语“bitter”词群的隐喻认知分析
2.2.1 “bitter”词群中的短语隐喻认知分析
2.2.2 “bitter”词群中的习语隐喻认知分析
2.3 “苦”和bitter”隐喻认知异同分析
2.3.1 相同之处
2.3.2 不同之处
2.4 小结
第三章 汉英“苦”词群的隐喻认知异同成因分析
3.1 “苦”词群与“bitter”词群的相同隐喻成因
3.1.1 身体体验的相似性
3.1.2 苦味的生理体验的相同性
3.1.3 相同生理机制下的通感
3.2 “苦”词群与“bitter”词群的不同隐喻成因
3.2.1 汉英思维认知方式的不同
3.2.2 中西方文化观念差异的影响
3.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苦文化”的哲学浅述[J]. 陈一龙. 艺海. 2016(07)
[2]味觉词多义现象的认知研究——以“Sweet/甜”与“Bitter/苦”为例[J]. 彭志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2)
[3]中西方古代诡辩思想探析[J]. 孙长青.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4]基于味觉域的汉英物性形容词语义重合度研究[J]. 唐树华,田臻.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4(05)
[5]五味与五行配属理论新解[J]. 曹大明,路玫. 中医学报. 2012(03)
[6]英汉语味觉词语情感隐喻认知对比[J]. 胡广耀. 考试周刊. 2012(08)
[7]汉英“苦”味觉概念隐喻的差异性分析[J]. 胡倩.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07)
[8]汉语味觉词研究综述[J]. 姜晓. 社会科学家. 2010(03)
[9]隐喻研究观点综述[J]. 刘芳. 考试周刊. 2010(02)
[10]五味之名及其引申义[J]. 蒋绍愚.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博士论文
[1]“五味”理论溯源及明以前中药“五味”理论系统之研究[D]. 张卫.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
硕士论文
[1]古典时代智者学派的教育观研究[D]. 李娅囡.山西师范大学 2016
[2]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味觉词研究[D]. 陈粟.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汉英“脑”词群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 于芳.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4]概念隐喻理论下英汉基本味觉词对比研究[D]. 邵新.东北农业大学 2012
[5]汉英味觉词“苦”和“bitter”词义引申比较[D]. 马晓冉.兰州大学 2012
[6]先秦汉语味觉词研究[D]. 潘青艳.山东师范大学 2011
[7]味觉形容词的句法特征和语义属性研究[D]. 丁慧.上海师范大学 2010
[8]汉英“味觉”类词语对比研究[D]. 尹文婷.云南师范大学 2009
[9]汉语饮食味觉词语及其文化义探析[D]. 张军.内蒙古大学 2008
[10]孟子的“大丈夫”思想及其核心概念[D]. 姜碧纯.上海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52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952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