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语逻辑的建构——以《这就是中国》话语逻辑建构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06 16:52
话语建构是一整套具有独特逻辑的语言表述方式,其逻辑体现了话语的组织形式、思维的认识过程、价值的传输路径。中国崛起是中国话语构建的基石,中国模式是中国话语构建的信心来源。《这就是中国》是一个传播中国话语,树立中国自信的政论性节目。作为主讲人的张维为教授,其认知和建构逻辑体现了解构、推演、阐释等特点。当代中国话语逻辑的建构需要回归理论阐释的逻辑、将历史发展进程转变为话语创新过程并优化话语资源配置。
【文章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张维为话语逻辑建构的特点
1.1 西方话语的解构
1.2 话语逻辑的推演
1.3 话语阐释掌控力足
2 对中国话语逻辑建构的启示
2.1 跳出二元陷阱,回归理论阐释的逻辑
2.2 将历史发展进程转变为话语创新过程
2.3 优化话语资源配置,保持话语内在逻辑统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话语政治的分析框架及其意义[J]. 唐青叶.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3(03)
[2]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J]. 高传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3]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J]. 周宁. 东南学术. 2011(05)
[4]论包容性发展[J]. 邱耕田,张荣洁. 学习与探索. 2011(01)
[5]van Dijk新著《话语与语境》介绍[J]. 陈春燕.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01)
[6]亚洲或东方的中国形象:新的论域与问题[J]. 周宁. 人文杂志. 2006(06)
[7]汉学或“汉学主义”[J]. 周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本文编号:2960919
【文章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张维为话语逻辑建构的特点
1.1 西方话语的解构
1.2 话语逻辑的推演
1.3 话语阐释掌控力足
2 对中国话语逻辑建构的启示
2.1 跳出二元陷阱,回归理论阐释的逻辑
2.2 将历史发展进程转变为话语创新过程
2.3 优化话语资源配置,保持话语内在逻辑统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话语政治的分析框架及其意义[J]. 唐青叶.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3(03)
[2]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J]. 高传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3]跨文化形象学的观念与方法——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为例[J]. 周宁. 东南学术. 2011(05)
[4]论包容性发展[J]. 邱耕田,张荣洁. 学习与探索. 2011(01)
[5]van Dijk新著《话语与语境》介绍[J]. 陈春燕.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01)
[6]亚洲或东方的中国形象:新的论域与问题[J]. 周宁. 人文杂志. 2006(06)
[7]汉学或“汉学主义”[J]. 周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本文编号:2960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296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