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论辩模式的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1 03:28
中外学者虽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对话录》中苏格拉底论辩思想,很少有人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对话录》的语言表现方式及其所蕴含的独特的论辩模式。以《对话录》这一对话文本为研究对象,基于共振原则、认知参照点原则和识解机制,提出Rs-CRP-Cs理论模型,并结合定量语料深入探究对话中苏格拉底论辩术的阐明性本质。分析表明阐明主要有自阐式、互阐式和多阐式,其阐明性本质都是语言共振表象下,以R或/和T形成的认知共振背后所隐藏的识解调变。
【文章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2020,42(10)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认知参照点模型
沟通的过程即根据已知信息引出未知信息。在苏格拉底对话中,重复表达屡见不鲜,可以通过共振来探析其语言特征。而对话最重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话论辩获得更多知识。这个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可通过CRP得到很好的解释。但是R和T的选择和激活又涉及其他认知因素的影响。对此,识解可提供恰当的解释。所以,基于共振,认知参照点和识解机制,整合建立Rs-CRP-Cs模型,如图2。基于该新模型,我们认为苏格拉底论辩的阐明本质是语言共振表象下,在R-T过程中识解机制的调变。如图所示,R和T分别指的是参照点和目标。至于他们不同的下标,我们使用1-n来区分不同的目标。类似地,1-x用于区分不同的参照点。连接不同R,不同T,R和T的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共振(简写为Rs)。共振现象有时出现在相同或不同的R-T过程中,不同R-T过程以D和D"之间的虚线区分。同样,上标“"”区分不同R-T过程中的不同参照点和目标。 R和T之间的虚线箭头标识为Cs,代表识解,用于说明整个R-T过程所涉及的更具体的认知因素。随着对话的进行,更多的参照点和目标被激活,与先前的那些形成更复杂的共振。因此,图右边的矩形表示更多的R-T过程。该整合模型的运作分三步进行:
语言层面引起的共振也以参照点的方式反映了认知层面的共振。如图3所示,两句话的前半部分是说话的起点,它们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动作,由说话者判断它们是正义还是非正义。这就是说这些日常行为被视为参照点R1和R2,因为它们比诸如正义和非正义之类的抽象概念更加熟悉和具体,因此它们更加突显且易于激活。此后,R1和R2会激活更抽象的T1和T2。尽管从R-T的整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但是两个过程都涉及识解调变。在此图中,两句话都说明了行为与其道德属性之间的关系。除突显外,两句话的详略度也是相同的。telling the truth、lying、deceiving、not deceiving、 helping 以及 harming都是较为抽象的描述,活动中无具体的参与者、原因或方式等。但二者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这可以通过否定副词not、否定前缀un以及反义词(例如just-unjust)得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第一句话是对正义本质的解释。相反,第二句从消极面表明了非正义,这与第一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例(2)通过对比方式阐明了正义。但是,二者的直接辖域是不同的。尽管这两句话将道德标准或评价作为同一认知域或最大辖域来激活,但它们的直接辖域是整个认知域中两个不同的子部分,一个是正义的,另一个是非正义的。总之,通过识解调变,苏格拉底选择了相似的最大辖域、突显、详略度和相反的视角、直接辖域来激活从R到T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最后,用语言来表征两个R-T时,说话人提出了两个相反但相关的陈述,以激发听众从两个对立而统一的方面思考问题。苏格拉底常使用这些对比表达来解释事物的对立统一属性,并通过彼此的区别来阐明本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认知参照点和自主依存的概念融合模式研究——以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动前名词构式为例[J]. 赵永峰. 外国语文. 2014(01)
本文编号:3043777
【文章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2020,42(10)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认知参照点模型
沟通的过程即根据已知信息引出未知信息。在苏格拉底对话中,重复表达屡见不鲜,可以通过共振来探析其语言特征。而对话最重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话论辩获得更多知识。这个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可通过CRP得到很好的解释。但是R和T的选择和激活又涉及其他认知因素的影响。对此,识解可提供恰当的解释。所以,基于共振,认知参照点和识解机制,整合建立Rs-CRP-Cs模型,如图2。基于该新模型,我们认为苏格拉底论辩的阐明本质是语言共振表象下,在R-T过程中识解机制的调变。如图所示,R和T分别指的是参照点和目标。至于他们不同的下标,我们使用1-n来区分不同的目标。类似地,1-x用于区分不同的参照点。连接不同R,不同T,R和T的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共振(简写为Rs)。共振现象有时出现在相同或不同的R-T过程中,不同R-T过程以D和D"之间的虚线区分。同样,上标“"”区分不同R-T过程中的不同参照点和目标。 R和T之间的虚线箭头标识为Cs,代表识解,用于说明整个R-T过程所涉及的更具体的认知因素。随着对话的进行,更多的参照点和目标被激活,与先前的那些形成更复杂的共振。因此,图右边的矩形表示更多的R-T过程。该整合模型的运作分三步进行:
语言层面引起的共振也以参照点的方式反映了认知层面的共振。如图3所示,两句话的前半部分是说话的起点,它们是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动作,由说话者判断它们是正义还是非正义。这就是说这些日常行为被视为参照点R1和R2,因为它们比诸如正义和非正义之类的抽象概念更加熟悉和具体,因此它们更加突显且易于激活。此后,R1和R2会激活更抽象的T1和T2。尽管从R-T的整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但是两个过程都涉及识解调变。在此图中,两句话都说明了行为与其道德属性之间的关系。除突显外,两句话的详略度也是相同的。telling the truth、lying、deceiving、not deceiving、 helping 以及 harming都是较为抽象的描述,活动中无具体的参与者、原因或方式等。但二者的视角是完全不同的,这可以通过否定副词not、否定前缀un以及反义词(例如just-unjust)得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第一句话是对正义本质的解释。相反,第二句从消极面表明了非正义,这与第一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例(2)通过对比方式阐明了正义。但是,二者的直接辖域是不同的。尽管这两句话将道德标准或评价作为同一认知域或最大辖域来激活,但它们的直接辖域是整个认知域中两个不同的子部分,一个是正义的,另一个是非正义的。总之,通过识解调变,苏格拉底选择了相似的最大辖域、突显、详略度和相反的视角、直接辖域来激活从R到T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最后,用语言来表征两个R-T时,说话人提出了两个相反但相关的陈述,以激发听众从两个对立而统一的方面思考问题。苏格拉底常使用这些对比表达来解释事物的对立统一属性,并通过彼此的区别来阐明本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认知参照点和自主依存的概念融合模式研究——以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动前名词构式为例[J]. 赵永峰. 外国语文. 2014(01)
本文编号:3043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4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