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末语气词与“V+程度补语”同现及制约机制
发布时间:2021-03-20 20:31
文章主要考察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与"V+程度补语"同现限制时呈现出的特征,并分析其互动机制。我们发现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与"V+程度补语"的同现制约机制会受到程度补语程度量级、虚化程度、描写性与状态性、事件性与事态性、有界与无界、传信功能、完句理论、凸显焦点信息等因素的制约。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8(03)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V+不得了/了不得”与“了”同现限制关系
上述(1)—(4)中“V+过分”与“了”同现,表现一种程度“超量”,这种“超量”在说话人主观承受能力之外,为说话人所不喜欢,带有否定的主观倾向,“过分”具有鲜明的描写性,带有强烈的程度义,用来表达“唠叨、奢求、殷勤、聪明”的程度超出了说话人所认为的常规标准和主观接受范围,有鲜明的主观倾向,所以能与表示事件性的“了”同现。语气词“了”与“V+过分”同现时的主观情感表达如图1。语气词“吧、吗、呢、啊”不与“V+过分”同现,但以上例句与“了”组合后就能与语气词“吧、吗、呢、啊”同现,与“吗”同现用于疑问句,与“吧、啊”同现用于陈述句,与“呢”同现既可用于疑问句也可用于陈述句。例如:
我们分析,程度补语“极”之所以与语气词“了”同现时紧密度最高,是因为“极”虚化程度极强,只能表示程度,是一个专用程度词。“死”在表示程度时,虽然没有其原本的描写性实义,但在现代汉语程度补语中还存在这种意义,只能算是未完全语法化。“坏/透”本身既有程度义,但也还存在“坏/透”的描写性,具有描写义。由此可见,语气词与程度补语同现受程度补语本身虚化程度的影响,虚化程度越高,与语气词同现的紧密度越高,如图3。上文提到“V+极”必须与语气词“了”同现,不能与“的”同现。但“极+V”不能与“了”同现,但能与“的”同现,同时“极+V”还出现了单独成句的现象。例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事态句中的“的”[J]. 完权. 中国语文. 2013 (01)
[2]在现代汉语研究的道路上[J]. 陆俭明. 当代外语研究. 2012(06)
[3]“了2”的行、知、言三域[J]. 肖治野,沈家煊. 中国语文. 2009(06)
[4]程度副词的特点范围与分类[J]. 蔺璜,郭姝慧.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5]传信语气词“的”“了”“呢”的共现顺序[J]. 史金生. 汉语学习. 2000(05)
[6]程度副词充当补语的多维考察[J]. 张谊生. 世界汉语教学. 2000(02)
[7]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J]. 韩容洙. 汉语学习. 2000(02)
[8]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J]. 李讷,安珊笛,张伯江. 中国语文. 1998(02)
[9]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J]. 张桂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10]义素的类型及其分析[J]. 周一民. 汉语学习. 1995(06)
硕士论文
[1]语气词“ 了”、“的”与程度副词共现研究[D]. 裘知.南昌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91625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8(03)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V+不得了/了不得”与“了”同现限制关系
上述(1)—(4)中“V+过分”与“了”同现,表现一种程度“超量”,这种“超量”在说话人主观承受能力之外,为说话人所不喜欢,带有否定的主观倾向,“过分”具有鲜明的描写性,带有强烈的程度义,用来表达“唠叨、奢求、殷勤、聪明”的程度超出了说话人所认为的常规标准和主观接受范围,有鲜明的主观倾向,所以能与表示事件性的“了”同现。语气词“了”与“V+过分”同现时的主观情感表达如图1。语气词“吧、吗、呢、啊”不与“V+过分”同现,但以上例句与“了”组合后就能与语气词“吧、吗、呢、啊”同现,与“吗”同现用于疑问句,与“吧、啊”同现用于陈述句,与“呢”同现既可用于疑问句也可用于陈述句。例如:
我们分析,程度补语“极”之所以与语气词“了”同现时紧密度最高,是因为“极”虚化程度极强,只能表示程度,是一个专用程度词。“死”在表示程度时,虽然没有其原本的描写性实义,但在现代汉语程度补语中还存在这种意义,只能算是未完全语法化。“坏/透”本身既有程度义,但也还存在“坏/透”的描写性,具有描写义。由此可见,语气词与程度补语同现受程度补语本身虚化程度的影响,虚化程度越高,与语气词同现的紧密度越高,如图3。上文提到“V+极”必须与语气词“了”同现,不能与“的”同现。但“极+V”不能与“了”同现,但能与“的”同现,同时“极+V”还出现了单独成句的现象。例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事态句中的“的”[J]. 完权. 中国语文. 2013 (01)
[2]在现代汉语研究的道路上[J]. 陆俭明. 当代外语研究. 2012(06)
[3]“了2”的行、知、言三域[J]. 肖治野,沈家煊. 中国语文. 2009(06)
[4]程度副词的特点范围与分类[J]. 蔺璜,郭姝慧.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2)
[5]传信语气词“的”“了”“呢”的共现顺序[J]. 史金生. 汉语学习. 2000(05)
[6]程度副词充当补语的多维考察[J]. 张谊生. 世界汉语教学. 2000(02)
[7]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J]. 韩容洙. 汉语学习. 2000(02)
[8]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J]. 李讷,安珊笛,张伯江. 中国语文. 1998(02)
[9]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J]. 张桂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10]义素的类型及其分析[J]. 周一民. 汉语学习. 1995(06)
硕士论文
[1]语气词“ 了”、“的”与程度副词共现研究[D]. 裘知.南昌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091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91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