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副词“一径”的词汇化和语法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4 18:04
  "一径"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用的一个副词。"一"和"径"在古代汉语中有两种相邻使用的情况,语义为"一条小路、一(个)直径",但都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受双音化趋势和"径"虚化为副词的影响,"一径"凝固成词以后,表示从某一地点"朝着一个目的地或沿着一个方向"不拐弯地向另一个地点移动,整个句子具有位移性。明末清初出现语法化趋势,"一径"由在空间域内表位移变化的方向"径直"义,逐渐虚化为时间域内动作或性状在某个时间段内"保持不变"义,且两种意义的"一径"用法至现代汉语阶段都同时共存。从来源看,"一径"的词汇化和语法化是在语音、语义、句法结构、隐喻机制等多重条件影响下发展而来。 

【文章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39(09)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古汉语中的“一”
二、古汉语中的“径”
    (一)“径”的本义
    (二)“径”的语法化
三、“一”和“径”的连用
四、“一径”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一)“一径”的词汇化
    (二)“一径”的语法化
        1.元明时期的语法化
        2.清代的语法化
五、“一径”词汇化及语法化的原因
    (一)语音条件:双音化趋势的影响
    (二)语义条件:“径”的虚化的影响
    (三)语法化条件:句法结构和隐喻机制的影响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副词“一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及相关问题[J]. 陈昌来.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2]从数词到副词——数词“一”的虚化考察[J]. 潘洁.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4)
[3]语法化的特征、动因和机制——认知语言学视野中的语法化研究[J]. 王寅,严辰松.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4)
[4]“语法化”研究综观[J]. 沈家煊.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04)



本文编号:30981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30981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7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